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新安全格局突出“大安全”理念,更加强调科学统筹。我们要实现各方面安全统筹治理、良性互动、共同巩固,着力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基本要求。处理好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的关系,对于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具有基础意义。我们要把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外部挑战和内部风险时刻保持警醒,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注意防止国际因素的倒灌效应和国内因素的溢出效应,有效塑造新安全格局。
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国土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和基石,维护国土安全是为了维护人民安全;人民的认同和支持,是国土安全的根本依托和支撑,只有把国土安全建立在人民安全基础之上,国土安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安全才有意义。必须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夯实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的群众基础。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面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叠加的新形势,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找准影响国家安全的新主体、新矛盾、新行为,动态拓展国家安全工作领域,预判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风险,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既要坚决堵住非传统安全漏洞,又要警惕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叠加共振,有效防范化解破坏新安全格局的系统性安全风险。
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实现民族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面对共同挑战,我们要坚持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致力于在共同安全中实现自身安全,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在推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中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
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是统一的。既要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更要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通过塑造实现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不断形成总体有利的国家安全战略态势。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风险挑战,我们要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推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手段方式变革,创新理论引领,完善力量布局,推进科技赋能,做到在变局中把握规律、在乱局中趋利避害、在斗争中争取主动,把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