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时光荏苒,默默奉献青春于三尺讲台,用一片赤子之心换得桃李满天下……他是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校长陈名喜,从教以来先后获得“邵阳市优秀教师”“邵阳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邵阳市优秀教研组长”等荣誉称号。
坚持改革
1989年6月,陈名喜从邵阳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隆回县第八中学,承担了3个班级的高一数学教学任务,并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一个学期后,学校又安排他担任学校数学教研组长。
作为教研组长,陈名喜潜心数学教学改革。他坚持创设互动式教学方法,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其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
由于数学改革成绩突出,陈名喜被调入隆回县第十中学任教。他将数学教学改革经验带到该校,并在校长戴明礼的支持下,在学校全面推行以优化思维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经验被整理成论文,并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发表。
2001年,陈名喜通过竞选成为隆回县第十中学校长。此后,他继续深化改革,迅速扭转校风、教风、学风,目标管理稳居同类学校第一名。
由于教学及管理成绩均十分突出,陈名喜又先后担任隆回县第六中学校长、隆回县第一中学纪检书记等职。不管担任何种职位,陈名喜从未忘记教学改革,从未停止数学教学,总是深入第一线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2001年,陈名喜主导的优化思维教学实验获邵阳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改成果一等奖,后又获湖南省基础教育教改成果一等奖。
以爱育人
陈名喜有对教育改革的赤子之心,还有崇高的道德素养,他坚持用爱育人,用情感人。
在隆回县第八中学任教时,陈名喜定期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家访。当时交通不发达,多数高中学生在校寄宿,每月回家一次。每逢此时,陈名喜便随学生翻山越岭,步行10余公里到学生家里走访。每次家访后,他都会将学生情况及家访情况详细记录在班务手册上,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谈心谈话,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给他们指明前行的路。
学生小高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但寡言少语,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沧桑。一次放月假后,小高一直没归校,又没有办法联系上他,陈名喜当即决定步行10余公里到小高家中走访。
家访中,陈名喜获悉,小高的父母均身患重病,家中已没有能力继续供小高读书,只能让其辍学。了解情况后,陈名喜当即表示愿意全程资助小高学习费用。
此后,在陈名喜的资助和关怀下,小高发奋苦读,终于不负期望考上了贵州大学。陈名喜一直资助小高至大学毕业。如今在广西工作的小高,每次回老家都要先去看望恩师陈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