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1日

◆俚语赏释

梆梆客(外二篇)

许文华

梆,旧时打更用的梆子,用木头或竹子制成,空心,敲打的声音又响又脆。武冈俚语中的“梆梆客”,是指健谈、喜欢吹嘘自己的见识和本事、而又不务实的人。

梆子声音响亮,但除了这响亮的声音就没有别的用处。“梆梆客”,连用两个“梆”字来修饰这个“客”,可见被描述的这个人,也如“梆子”,除了响亮的声音并无实际优点。“梆”既是名词也可作象声词。“梆子”敲打出的声音也近似“梆……梆梆”,所以本俚语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 “梆梆客”来称呼那些好吹嘘而不务实的人,声形并茂,恰到好处。

壁背底刨虫喜子

“壁背底”,武冈方言,指房屋外墙壁到檐水所滴处这块区域。壁,武冈方言音bia。“虫喜子”,指蚯蚓。久晴不雨的天气,如果蚯蚓游到地面上来,浑身沾满了灰尘,表明很快会下大雨。人们认为蚯蚓是出来报喜的,所以给它一爱称——“虫喜子”。本俚语指不顾大局,不讲情义,自己人与自己人争夺细小利益的行为。

“壁背底”的地盘是自家的 “领地”,自然“壁背底”土地中的蚯蚓也是自家的东西。过去农村中比较贫穷,一家人往往都有几个兄弟,且兄弟之间的年龄差别不大。长大成人分家后,一般也很难尽快地建有自己独立的房子。一般都是父母把原有的房子分成几小间,一人一小间,这样“壁背底”的地盘就是几兄弟共有的。共有的东西,每个人都想自己多占些,这也很自然。可是,“虫喜子”到处都有,不只是 “壁背底”才有,既细小也不值钱。如果其中一个兄弟不去外面刨“虫喜子”,硬要先刨了自家“壁背底”土地中的“虫喜子”,可见这个兄弟没有大局观念,不讲兄弟情义,生怕自己在兄弟之间吃了亏,或好了别的兄弟。这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

本俚语通过把自家人之间争共有的小利,比喻成在自家“壁背底刨虫喜子”,将一些人狭隘与极端自私的心理,以形象的行为过程描述出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人的可气、可恨与可怜。

壁上面挂团鱼——四脚无靠当

此俚语指把团鱼背部向内、腹部向外悬挂在墙壁上面,尽管团鱼的四脚不停地做爬行的动作,可总是抓不到支撑其前进的东西或让其不晃动的依靠。比喻人做事失去了支撑和立足点,或做事考虑不周全而没有退路;也指人老来生活无依靠。

团鱼有很厚的甲壳,对保护它的肢体不受损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很大的弊端。就是若将它的身体翻个四足朝天,它自己就没有能力翻回来。人们正是利用了它这一弱点,捉到团鱼后,在它外壳尾部的软组织处开个口子,用绳子穿住,让其背部贴着墙壁吊起来。它的四只脚就抓不住任何东西,只有在空中漫无目的地晃动的份,没有办法逃脱。本俚语取意不在于它无法脱逃,而在于它无法逃脱的原因——尽管四足不停地做着爬行的动作,却抓不到支撑身体的依靠,一切努力归于零。本俚语把那些做事虚浮,不注重基础和落脚点的人,比喻成壁上挂着的四足悬空乱扒的团鱼,使办事人的那种草率和无奈跃然纸上。若是比喻人老来衣食无着,则催人产生怜悯之心。

本俚语的产生和使用,其主旨不在取笑办事不稳妥的人,而在于教导人们办事一定要扎实稳妥,不要让事情落得“扁担冇扎,两头失塌”的境地;也包括人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要落到老来“壁上面挂团鱼”的境地。

(许文华,武冈市作协会员)

--> 2023-07-11 许文华 ◆俚语赏释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7885.html 1 梆梆客(外二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