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郴州市濂溪书院,映入眼帘的是两株合抱粗的树。
书院规模宏大,典雅大气。一众人等都到濂溪祠听讲解员介绍周敦颐先生的生平和理学思想,我则独自静坐在庭院里的银杏树下,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晚风吹过,带来一丝郴江的湿润……
在濂溪书院的东厢房,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书店。书店的一隅,有一个小小的印刷体验馆,展柜里有木刻活字、铅印活字以及木刻雕版的古书等,用图片和实物介绍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书店里坐满了人,估摸着有近百人,有大人,也有小孩。有父母带着孩子阅读的,也有独自坐在一隅静心阅读的。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看绘本,她一边轻轻地读着,一边细心地解释着。孩子认真地跟着读,偶尔偏着脑袋向妈妈提问。我站在他们身边,饶有兴趣地看着、听着。他们的声音很小,心思都在各色各样的书籍上,没有喧哗,没有嬉戏,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书店里的静谧安详让我想起了在书院外面遇到的一幕。
在濂溪书院前面的广场上,几个小孩正在四处找人。其中一个小男孩找到我,在我跟前停了下来,顿了顿说:“叔叔您好,我是口才班的学生,我今天要完成老师交给我的一个任务,为陌生人表演一个节目,可以吗?”他的母亲则在一旁用手机拍照。小男孩表演了一个顺口溜后,就向我兜售他塑料提袋里的东西。我看了看,有用过的铅笔,有皮筋,有小夹子。他一边热情地介绍,一边熟练地说出每个物件的价格。他提袋里有两个钥匙扣,上面有写着字的小挂件,一个是“好事连连”,另一个是“万物可爱”。我本来不需要这些,但看到小挂件上的字寓意挺好,就扫了下小男孩脖子上挂着的收款二维码,支付4元钱买下了。
走出书店,天色已晚。再次来到银杏树下,再次触摸粗糙的树皮,透过银杏树的枝叶,看向天空。傍晚的天空,夕阳西下,墨色的云堆砌在一起,镶嵌着金边,美则美矣,但说不出像什么。这让我想起了江西信江书院的一副集句联:“夕阳无限好;秀色难为名。”
走出濂溪书院,我想起了那对书店里认真阅读的母子,想到了广场上那对母子,一墙之隔,两种教育方式形成鲜明对比。我在想,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这显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而在郴州市桂阳县振南书院外,也有一株银杏树,是桂阳县人民政府挂牌保护的古树,上面显示树龄为250年,比振南书院还年长。书院是一所近百年历史的学堂,保持着浓浓的民国时期建筑特色。书院为二层砖木结构,屋梁上挂着文房四宝。振南书院校长颜海民介绍,目前书院共有三个班33名学生,有3名教师。颜海民的家人都在县城,他却长期坚守在这所离县城近百里的山村学校。他说,看到孩子们每天学到了新知识,看到孩子们每天快快乐乐的,他的付出就很值得。
(张亦斌,邵东人,湖南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