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4日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陈金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才能彰显其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科学真理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才能永葆生机活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文明的发展具有继承性,离开传统文明,现代文明既无法生成,也难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既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生长出来的现代化,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思想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打开创新空间。只有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才能不断拓展文化创新空间,掌握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思想和文化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2023-07-04 陈金龙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7954.html 1 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