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4日

史海钩沉

漫话安山

阿 旧

安山乡,隶属新宁县,地处县西北边陲,北邻马头桥镇,东连清江桥乡,南接高桥镇,西交武冈市杨柳镇、秦桥乡。

安山也是山,光绪《新宁县志》载,其“峰峦特起,为安山、排梓、高桥诸山之祖”。县人雷绎在《安山宋统制杨公庙碑记》中称,楚南多山,新宁尤然,而安山“混混群峰中,无名公巨卿辙迹,无词流墨客歌吟”,因而寂寂无名;“然秀杰而轩昂,清俊而卓立,坵垤 嵝不能隐,虽在数十百里外已望而知为安山也”。杨统制即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山巅古曾立寨,又名千秋寨、天星寨。民国人李荣植有联:“五岳倦游成小筑;万方多难此频登。”

1983年版《湖南省新宁县地名录》载,相传古时有人在安山立寨为王,祈愿寨栅安然如山,便取山名为安山;又期功业千秋永固,便取寨名为千秋寨。而山下村庄便取名为安山村,后成乡名,今安山乡安山下正有安山村。这样看来,山名之安,是平安永固的意思。雷绎记中却给出了另一种说法:“或曰:是山也,中峰端耸,两翼下垂,纷拏而盘互,象安字形也。”这是说安山之得名,是因为这山看起来像一个安字。这种说法倒也贴切,远观安山,山顶耸峙,上有庙宇,有如安字最上之点;而山脊连绵如线,至两远端微微下垂,和顶上之点组成了一个宝盖头(宀);山顶主峰而下,山谷山麓,迤逦起伏,交错幽深,则如宝盖头下之女字。

雷绎记称,明末天下大乱,邵阳各地经张献忠数次反楚,又南明王朝龟缩武冈与清军拉锯战,及吴三桂云南兵叛后祸及楚南,时间近三十年,人民饱受摧残。当时安山人一起力保安山,“铲其巅,磊石为庙”,雕刻杨统制像祭祀其中。各地生灵涂炭,独安山一带安定如故。咸丰己未(1859),太平军溃败于夫夷江,其残部四处逃窜,抢劫村舍,又在安山下屯兵三日。当时正值仲夏夜,天干物燥,四野清朗,独安山山顶“阴云朦胧”,太平军残部惊怪而不敢逼近,不久后忽在一片惊慌中连夜逃走了。

光绪《新宁县志》载,安山水系丰富,有秦家、金洞、大冲、都匀、石桥头、铁炉、安山、冻江等水。跨冻江有花桥,旁有花桥市。花桥侧有龙头寨,龙头寨麓有藤桥庙,祭祀唐代陈马二公。陈马二公指陈志业与马瓒,住零阳里三渡水。时峒蛮作乱,陈志业率兵平乱遭伏,血战力尽,拔刀自刎,“遂坠马”,后人名其所落之桥曰落马桥。故新宁有多处陈马二公祠,亦有多处地名为落马桥。

温塘村也正有地名落马桥。温塘村原为独立乡,1995年后并入安山乡。温塘之名,相传是因此地有温泉岩洞,常年温泉流淌,于下游蓄积为塘而得。温塘之名在南宋便已有之,《永乐大典》收录有撰于南宋的《都梁志》,载新宁县内陂塘多处,其中就有“温塘陂”。温塘村多泉,清时有福善泉、圣赐泉、石龙岩、长塘,均灌田百亩以上。

(阿旧,新宁人,学者)

--> 2023-07-04 阿 旧 史海钩沉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7953.html 1 漫话安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