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奉琼英抱着“出自山里,奉献乡土”的初心,毅然舍弃了城市优裕的生活,来到家乡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水栗凼小学担任校长。7年里,她用芳华谱写出了一曲瑶乡教育的动人华章。
2016年8月,奉琼英第一次来到水栗凼小学,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仍然被“校徒四壁”的校园惊到了:墙不避风,瓦不挡雨,泥土操场坑洼不平……面对困境,奉琼英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她用一双铁脚板奔走在各个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门口,用一张巧嘴一次次地说服他们,寻求帮助。在她的不懈努力下,3年内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崭新的教学楼、围墙、水泥操场、厕所、自来水……教育教学资源的改善,为师生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了优良环境和条件保障,她也因此赢得了“校园魔术师”的雅号。
在学校里,奉琼英从不囿于自己忙碌的“小世界”,而是把热心和友善融进集体。对待青年教师,她总是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不管多忙多累,都会为年轻教师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奉校长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温馨。”来校实习的青年教师黄倩动情地说。
奉琼英对学生有慈爱之心,坚持对学生不嫌弃、不放弃的教育理念,像母亲一样呵护每个瑶乡孩子健康成长。村里有一名智障儿小涛(化名),母亲也是精神残疾,家境困难。奉琼英对小涛倾注了更多关爱。有一次,小涛跑出了校园,奉琼英找了整整一天。从那以后,每时每刻她都不让小涛离开自己的视线。奉琼英的爱心呵护换来了小涛各方面能力的进步,小涛只要看到奉琼英,就会立即跑到她身边卖萌,用“咿咿呀呀”的比划表达自己的喜悦。
奉琼英用心、用情、用爱做教育。她认为,教师必须尽最大可能全方面、全身心去热爱学生,千方百计促进孩子们成才。因此,她常走进留守孩子的家,与家长和孩子促膝深谈,交流情感,给予鞭策鼓励。水栗凼村村民胡芳兰说:“水栗凼村没有哪个地方她没去过,没有哪个孩子的家她找不到。”
“我们瑶乡地处偏僻的高寒山区,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认知少。”奉琼英说,不能因为位置偏僻而闭塞了山区孩子的视野。为此,奉琼英每个学期都会征求学生们的意见,确定活动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种养小能手”“我是瑶乡小卫士”“读在瑶乡”等一系列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奉琼英担任校长以来,水栗凼小学在她的引领下,校园风貌今非昔比,校风、班风、学风风清气正,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整个校园充满勃勃生机。她也多次获评“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十佳教师”等荣誉。奉琼英表示:“我不曾为在瑶乡泥泞的道路中风里来雨里去而后悔,也不曾为执着坚守家乡这方热土而遗憾。我将矢志不渝,甘做一个大瑶山的‘守巢人’,守望瑶乡教育之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