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3日

道路越走越宽阔

夏太锋

我第一次坐客车是1975年。

当年,武冈文化馆在新东大队蹲点,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白天劳动,晚上在大队部礼堂排演节目。有一个小歌剧《大学归来》被上级选中,参加了邵阳地区举办的群众文艺调演。

20世纪70年代,武冈只有两条砂石公路通外地,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满地。1975年10月的一天,参加调演的十余名队员在武冈汽车东站上了前往邵阳的客车。出发后,客车一路颠簸。车辆交会时,股股灰尘扬进车厢。车过高沙、大水,到了竹篙塘,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河上没有桥,一艘“突突”冒着黑烟的轮渡停靠在码头,大车、小车排起了长队。我们下了客车,或蹲或站立在河岸。排队的车辆依次上船,轮渡开动了,不急不缓把车辆和旅客送到对岸,又把对岸的车辆和旅客接过来。大约半小时后,我们乘坐的客车才过渡,重新驶上了公路。

武冈的农民歌手钟廷桂也去参演节目,和我们同车。时间太难熬了,钟廷桂即兴敲起了快板。行驶了近5个小时,客车终于停靠邵阳汽车东站。

调演结束后,队员相邀去邵阳火车站看火车。步行一个多小时,我们到达邵阳火车站,看到了绿皮火车,也看到了运煤的火车。一见火车我异常兴奋,心想坐火车不知是什么滋味,要是能坐上火车该有多开心啊。

参加工作后,我终于坐上了火车。那次学校组织我们去长沙砂子塘学校听课,大约晚上十点,我们这些前去听课的老师在邵阳火车站登上了绿皮火车。一声汽笛,车轮“哐当哐当”越转越快。我十分高兴,双眼望着车外,树木、房屋、星星点点的灯火一闪而过。除了灯光,看到的是黑魆魆的剪影,但我认为是最美的夜景。第一次坐火车,心情美风景也美。看着看着,火车到了邵东停了下来,有旅客上下车。火车停停靠靠过了娄底、湘乡、湘潭,疲劳和瞌睡还是战胜了兴奋,我的头一会儿伏在条几上,一会儿靠在座背上……到达长沙,天已经大亮了,只是时间太久,人太疲劳。以后多次坐车去邵阳、长沙,我感到索然无味了。

这种索然无味在慢慢改变,首先是上瑞高速(现沪昆高速)经过邵阳,车道宽敞平坦,两旁的绿化树蓊蓊郁郁。车辆上了高速,没有颠簸,没有灰尘,听到的是车轮压过沥青路面的“沙沙”声,好像催眠曲,眯一会眼就到了目的地,轻快舒坦。洞新高速开通后,武冈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家门口能直接驶上高速,去邵阳约80分钟,去长沙约4个小时,公差、走亲访友、旅游说走就走。如今,武冈建成了南来北往的高速公路网,连通全国各地,方便快捷。同时,农村修建了通乡通村公路,公共汽车在城乡往来穿梭,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更令人兴奋的是新修的武冈机场,先后开通了至北京、海口、重庆等城市的九条航线。去年“十一”假期,亲友邀我去重庆旅游。飞机夜航,起飞降落时,透过舷窗外瞧,蓝蓝的夜、闪闪的星,灯火迷迷蒙蒙、闪闪烁烁,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飞行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重庆江北机场。交通快捷了,世界变小了。

近日查阅“武冈综合交通体系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有两条铁路规划过境武冈,一是“兴永郴赣”快速铁路,一是“怀桂”高速铁路。届时,武冈有高速公路,有铁路、有机场,将形成立体交通网络。改革开放45年来,不仅武冈人民的道路越走越宽阔,全国各族人民都大步奔走在通往幸福富裕的康庄大道上。

(夏太锋,武冈政协退休干部)

--> 2023-07-03 夏太锋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7297.html 1 道路越走越宽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