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深刻阐释了什么是调查研究、怎样做好调查研究等根本问题,使我们党对调查研究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供了科学指南。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深入开展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强化责任担当、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以为民情怀增强调查研究的自觉性。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心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真切感知前沿性创造实践、经济社会实际运行状况、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忧,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为分析解决问题获取客观全面、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经常调研,在真心实意向人民请教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实践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增强工作本领。
以问题导向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准星”,只有预判准形势、搞清楚问题、弄明白任务、确定好对象,“奔着问题去”,才能避免调研走过场、看“盆景”,才不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才能在洞察真实情况基础上作出深入思考、拿出解决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就要紧紧围绕党中央部署,胸怀“国之大者”,把握主要情况、聚焦重点难点,深入一线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以求实作风增强调查研究的实效性。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七下晋江,就是为了到基层去解剖麻雀、发现问题、找出对策。没有调查的研究好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调查研究做不实仿佛“半生不熟的夹生饭”,“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做好调查研究,必须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键是不要弄虚作假。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坚持丁是丁、卯是卯,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以系统观念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调查研究工作涉及主体多元、问题多样,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不好“小浪花”就可能酿成“惊天浪”。调查研究的任务越复杂、挑战越严峻,越要坚持“一盘棋”思维,善于“弹钢琴”“转盘子”。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