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到自家田地里的庄稼总是比别人家的要好,莫伟凤曾经歪着脑袋一本正经地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摸着她的头回答:“傻丫头,那是因为爸爸将功夫都使到地里去了。”从此,“功夫使在地里”这一理念,悄悄地在莫伟凤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自1995年步入教坛以来,无论是在乡村中小学,还是在教师进修学校,莫伟凤始终牢记父亲“功夫使在地里”的教诲,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1999年秋,在一家乡镇教育电视台默默锤炼4年之后,24岁的莫伟凤申请调入教育一线,在李熙桥镇浆塘小学如愿正式拿起教鞭。当时,这所小学只有一至四年级,总共不到一百名学生,因为每年的镇统考成绩都是倒数第一,片区联校一度想将该校并入镇中心完全小学。“一旦被并,就意味着近百名孩子从此将每天起早步行数公里到镇上去上学。”莫伟凤想到这里,感到一阵揪心。她配合校长发动学校全体老师争先恐后将“功夫使在地里”。当年期末,在全镇统考中,莫伟凤所教的班级数学在该镇16所学校中排名第一,语文排名全镇第二,其他各年级统考成绩也位居全镇前三名……以前作为“反面教材”的浆塘小学,从此声名远扬。
2002年,因乡镇学校严重缺乏英语老师,领导找莫伟凤谈话。她毅然前往邵阳学院脱产学习大专英语。2004年6月学成毕业后,她被调入李熙桥镇中学担任初一英语教学工作。在会考中,莫伟凤所教的班级英语在全县排名第二。
调入绥宁县教师进修学校后,在2018年至2020年“国培计划”绥宁县国培送教下乡和骨干教师工作坊整校推进项目中,莫伟凤在全县教师培训队伍中脱颖而出,获“优秀培训师”和“绥宁县国培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绥宁县决定在全县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莫伟凤又义不容辞挑起该工程重担,推动绥宁在此项工作上走在全市前列。
2021年,教育厅要求,到2022年,原则上按师生比不低于1:1000的比例为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而此时,绥宁县仅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6人。于是,莫伟凤又自费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考试,一举获得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和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并取得了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步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后,莫伟凤撰写了大量相关论文在国家权威杂志发表,其中《新媒体时代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模式》《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对策》在国家级教师优秀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22年8月,省教师发展中心在邵阳市统筹建立了11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工作坊,莫伟凤被该中心聘为管理员。而其管理的工作坊,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代表在全省汇报总结会上分享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