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冈市多措并举,搭建优质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残疾人创业就业渠道,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该市有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9071人,其中有就业需求的达4988人。截至目前,该市4331名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创业,就业率达86.8%。
“以前从没想过自己能够找到工作,现在在这里做事每月可以挣1800元。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我觉得很满足、很幸福。”6月20日,在武冈市湾头桥镇善星电子厂车间内,邓梅菊正忙着套音圈。双腿残疾的她,在此就业已有四个年头。
武冈市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将吸纳残疾劳动力较多的企业认定为残疾人就业基地并落实奖补资金等措施。2020年,善星电子厂被确定为武冈市残疾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政府给予以奖代补资金30000元。
“我们把厂房设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帮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在这里就业的残疾人有8位,占企业员工的16%。”该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李嗣连介绍道。
在迎春亭街道地母庵村杨仁武养猪场内,养猪大户杨仁武与妻子正细心地料理猪舍。51岁的杨仁武患有长期性脊柱炎,其妻子朱细娇因车祸导致4级残疾。2010年,杨仁武夫妻俩通过武冈市组织的残疾人技能培训,学会了养殖技能,之后在村里办起了养猪场。
“去年,我通过养猪实现年收入20多万元。今年,猪的长势良好,肯定不低于去年的收入。我现在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也获得了自信,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也是有价值的。”杨仁武美滋滋地说。
为让残疾人有技能、好就业,武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该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实施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对全市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分类施策,集中开展残疾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1至2门技术。2022年至今,已有350余名残疾人参加培训,其中240余人实现技能就业,就业率达70%。近三年来,武冈市还组织专业技术老师下乡对500名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160余人实现了就业和创业。
武冈市还积极搭建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专项招聘活动,让有求职意向的残疾人及时掌握最新就业信息。同时,建立起残疾人就业数据库,全面汇集残疾人类别、择岗情况、企业空缺岗位等信息,通过精准匹配供需条件,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我们将继续为残疾人牵好线、搭好桥,帮助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力争实现2023年武冈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220人的目标。”武冈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肖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