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袁光宇 马剑敏 唐杨威 通讯员 李深德 刘海平) “亲家母,今天清早我给你发了3000斤杨梅过来。新鲜,你可以卖个好价钱!”6月18日,天刚亮,绥宁县南北两片两名相距比较遥远的“亲家”,通过微信传递着她们的“商讯”。这对依靠“四八”姑娘节建立的姻亲,如今成了绥宁县“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生动见证。
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游家湾村杆子口寨和绥宁县唐家坊镇唐家坊村淡子湾组相距约60公里,前者位于绥宁传统说法里的“南片”,后者属“北片”。2015年,绥宁县举办“四八”姑娘节,家住杆子口寨的苏知刚(苗族),和家住淡子湾组的袁光竹因为同为土猪养殖大户,在全县的生猪供应调度大会上相识,进而订下儿女亲。从此,在他们两人妻子的合作下,原本相距较远的两个村寨开始了密切交往。
因为历史的原因,绥宁北片主要为汉族聚居区,而南片则主要为苗、侗、瑶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从2016年开始,苏知刚的妻子贺陆连利用自家靠近县城的优势,发动袁光竹的妻子阳丽容从淡子湾大量给自己提供腊肉、腊小肠、猪血丸子、灌辣椒、米豆腐、米花、米皮、盐菜等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开展销售;与此同时,贺陆连发挥游家湾村盛产枇杷、蓝莓、杨梅、黄桃等精品水果的优势,通过阳丽容将这些水果源源不断销往绥宁北片。两亲家母通过携手合作,平均每年每人均获纯利6万元以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贺陆连和阳丽容两亲家母的“发财故事”,深深吸引了双方的各自亲友。在她们的牵线搭桥下,杆子口寨和淡子湾组的更多群众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1年农历腊月二十六,阳丽容的儿子袁子权和贺陆连的女儿苏莎正式走进婚姻殿堂。其时,25岁的袁子权是长沙一家二手车公司的老板,苏莎则是蒙牛公司驻长沙办事处运营部主管。
袁子权和苏莎的“天作之合”,让杆子口寨和淡子湾组的交往更加密切,合作范围逐渐扩大到两个乡镇之间。到今年“四八”姑娘节结束,两个乡镇之间不仅经济合作进一步升温,儿女亲家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到了12对。
据悉,近年来,绥宁县以“四八”姑娘节“六六山歌节”“十月兄弟节”等传统民族节日为纽带,在推动县域经济更加活跃的同时,进一步铸牢了当地“中华民族一家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