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027号提案的答复》,就市政协委员朱亚琪提出的在主城区修建人行天桥(地道)的建议进行了回复。
朱亚琪委员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邵阳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居住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和学生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人车争道,互相影响,十字交叉路口尤为突出,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危险因素。
为此,朱亚琪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因地制宜考虑邵阳市区的重点繁华路段,新建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一是结合实际情况,超前规划。在规划中的未来主干道,居住聚集区和学校周边路段适当规划修建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二是科学合理设计,注重人文关怀。在设计天桥或地下通道时,兼顾快捷通行和人性化设施建设,注重美观,协调,体现城市优美环境,设置无障碍通道等;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市民素质。人行过街通道建成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群众的安全教育和引导,提高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的使用效率。
对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答复中表示,我市现有人民广场1处人行过街天桥和中心医院东院、文化艺术中心、魏源路与雪峰北路交叉口、蔡锷广场、湘窖酒业、汽车南站、大祥区政府等24处人行地下通道。《邵阳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7-2030)》规划的人行地下通道建设大部分已经落实。
从目前城区人行地下通道分布情况来看,我市人行地下通道多位于近年来新建的城市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口,主要分布在新城区,使用效率相对较低。老城区人行地下通道和人行过街天桥有实际需求,但受场地和交通限制等其他因素,未规划和建设人行地下通道和人行过街天桥。
下一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联系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编制出台全市人行过街天桥专项规划,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内修建人行过街天桥的数量及位置。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对老城区人行过街天桥和人行地下通道需求进行论证,选取合适地点规划一批立体过街设施。住建部门将按照规划要求,有序推进立体过街设施建设,实现人、车分流,保障车辆通行,保障行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