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6日

增强化解社会矛盾能力

刘仕斌

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是我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的“自选动作”,也是全省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载体。“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化解矛盾的关键是要端正态度。毛泽东同志指出:很多人对官民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群众和尊重人民。党员干部对群众态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干群关系。现在,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态度不端正,发生信访问题,把找上门的群众拒之门外,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有的缺乏信心,不敢面对群众、直面矛盾,遇到问题不敢处理;还有的甚至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都是麻纱事、难事,怕表错了态、讲错了话“引火烧身”不愿处理。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群众需求和满意度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一桩桩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化解矛盾需要讲究工作方法。“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身为人民公仆、代表着群众利益的共产党人,应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为群众说实话、办实事。要多些换位思考,对照反思,设身处地体验一下办事的难和难办事的滋味。特别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很多,面临的困难还很大,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办的事也不少,有的事可能还很难。面对这些情况,党员干部扎扎实实、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会让他们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即便有些困难暂时无法解决,他们也同样会理解。特别是化解信访矛盾,既要热情接待,又要细致解释,还要依法办事,坚持原则;既要积极主动,又要讲究效率,还要按程序、按规矩操作,努力让群众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去。

化解矛盾还需要转变工作作风。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作风建设,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但也必须看到,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漠,耍特权、抖威风,把上访群众当成“刁民”,认为群众不了解政策、不理解实际情况,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锻炼,不会做群众工作;还有的遇到困难矛盾躲着走,不敢做群众工作……这些都是工作作风问题。保持初心、践行初心,不是一时一事一朝一夕,必须勤落实、常锤炼,一生如斯,永远如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作者单位:市信访局)

--> 2023-06-16 刘仕斌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6613.html 1 增强化解社会矛盾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