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为民利民惠民,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使命所在。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现实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最终目的。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群众利益无小事,千家万户的细微小事,汇聚起来就是民生大事。解决好群众的小事,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因此,创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民生优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办好民生实事,保障改善民生,真正把创文打造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办好民生实事,重在心中有民。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作自己的心事,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
办好民生实事,重在为民解难题。创文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好事的过程。要把创文与解决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治安、生态环境等民生实事结合起来,并作为衡量创文成效的重要标准,贯穿于创文整个过程。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创文工作中的薄弱区域、薄弱部位、薄弱环节,找出关键问题、关键原因,一项一项抓,一件一件改。要突出交通秩序整顿、农贸市场提升、居民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城市“牛皮癣”修复、空中飞线治理等重点难点,拿出实招、定好节点,逐项攻坚、逐个销号。要着力解决好就业难、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办证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利民之措,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
办好民生实事,重在久久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民生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的终点。同样,创文也是久久为功的“耐力赛”。二者结合更要突出抓好常态长效,打好持久战,持续发力,让广大百姓在创文中真正受益、长久受益。
办好民生实事,重在形成合力。办好民生实事,还在于民众的积极参与。哪些事是市民最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在发展民生事业中,政府需要广开言路,吸纳民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方能将民生实事做实做好。近年来,我市着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等工作,一桩桩民生实事在文明创建中落地有声,凝聚了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激发了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全市上下要发挥创文这个“舞台”,把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工作、提升民生工程的实际成效,转化为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持续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