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我市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切入点和落脚点,聚焦民生“大事”,兜底群众“小事”,多措并举、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文明“加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创新基层管理方法
盛夏时节,走进北塔区茶元头街道茶元头村,只见道路平整、庭院整洁、树木繁茂、花草芬芳,处处生机勃勃、风光秀美。“如今,我们的村庄美了,社会风气变好了,邻里更和谐了,幸福生活的味道更甜蜜了。”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刘中玉满是幸福、满足与自豪。
“村民的幸福生活来自全区实行的社会治理改革。”北塔区创文办干部邓文静一语道破天机。据介绍,今年来,北塔区部署推行基层治理“十无”工作法,推进社会治理改革,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
茶元头街道的变化,也是我市创新基层管理方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持续推进城乡社会治理服务创新,推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共同创造幸福生活。
双清区兴隆街道观音塘社区实施“网格化+楼栋包干+联系到户”,细化居民小区管理网,将辖区4个片区10个居民楼栋实施包挂制度,倒逼责任和工作落实;实施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编织出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服务网;组建了10个种类12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创文工作,把创文工作做实做细。
大祥区城南街道坚持把做好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抓手,通过开展“倡移风易俗 树文明新风”主题活动、文明家庭和道德楷模表彰,引导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实践者、示范者。将移风易俗之风真正吹入群众心里,让新时代文明新风成为群众的一种共识和生活方式。
提升社区人居环境
在推进民生实事走深落实中,全市上下积极把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等事关群众生活的工作做出亮点、做出成效。
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重要的民生实事,关乎居民的幸福感。大祥区高度重视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工作,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严格落实财政补贴政策,确保已加装电梯资金及时有效补助到位,已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46台。
大祥区利用数字乡村试点平台,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互联网+回收”新路径,通过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水平,让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真正走进大家的生活。目前,该区已在城区街道物业小区试点新建成12座智能回收厢房。
双清区以探索提升物业企业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用“小物管”撬动“大民生”,引导全区物业行业高质量规范发展,打造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围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中的难点,紧扣“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主体,深入开展以“四清一圈”即清垃圾、清杂物、清水域、清彩布条、圈鸡鸭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形成了全面参与、全民支持、全民推动的人居环境整治“大格局”。
北塔区陈家桥镇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和内驱动能,通过院落会引导广大群众紧扣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打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亮问题、想点子、找办法,共商大计、共谋发展,让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设者、参与者、受益者,不断促进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动起来”、美丽庭院建设“靓起来”、乡村建设“动起来”。
开展关爱帮扶行动
我市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提升救助精准化、规范化水平,持续加强民政救助与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政策的衔接,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保障每位市民在幸福大道上不掉队。
近期,大祥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走进蔡锷乡清水小学、檀江街道双江小学,为小朋友送上“法治礼包”,法官们以“青春安全我保护”为主题,结合案件向同学们详细宣讲遇到侵害时如何应对等知识,引导他们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远离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
双清区扎实开展“利剑护蕾2023”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全区92个村(社区)建立儿童之家,还购买6家儿童服务类组织的公益服务,常态化深入各村(社区)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区宣讲团走遍辖区每一个角落,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形式,开展未成年人防性侵、防溺水、法治等各类主题宣讲,让4500余名孩子、家长受到教育。今年1月,该区提高散居孤儿、集中养育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一季度共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近9000人次,补贴资金近40万元,为困境儿童发放助学资金2.7万元。
开展残疾人关爱服务是一项重点民生实事。为方便残疾人的居家生活,北塔区已完成5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高考期间,该区广泛开展爱心助考行动,为广大考生提供关爱服务,有50辆滴滴车和私家车加入“爱心送考”车队。
更便利的居住条件、更绿色的生活、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暖着千家万户,一幅幅生动的惠民图景在我市不断展现,一笔笔勾画出文明城市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