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3日

◆史海钩沉

金称市漫话

阿旧

金称市镇隶属邵阳县,东接塘田市镇,西连蔡桥乡,北抵黄亭市镇,东南邻新宁县回龙寺镇,南达新宁县丰田乡,是历史学家吕振羽的故乡。金称市原隶武冈,清时属武冈州金称团与沿滩团,1949年属古峰乡。1951年新置邵阳县,划包括古峰乡在内的原武冈东部6乡隶之,金称市由此改属邵阳县。

金称市,又名金秤市,其地名由来,常见说法有二。

一见于地方志书,说金称市原有金称寺,后在旁形成集市,是因寺而得名。乾隆《武冈州志》是最早记载金秤寺地名的地方志书,载康熙中彭开佑初知武冈州,值武冈大饥荒,设七处“粥厂”以济灾民,金秤寺正是其中一处。金秤寺名,据道光《宝庆府志》记载,是因当地俗传该寺“佛座下藏有金称,故名”。

一源自民间传说,说流经其境的夫夷河中,常可见有一杆时隐时现的金秤,便取地名作金秤市。此“金秤”是因阳光照耀远山倒映于夫夷河中而成,远山逶迤起伏,金光闪耀,横亘河中,如一杆无砣而秤杆上扬的金秤。笔者以为,此山或即金子岭(又作金紫岭)。同治《武冈州志》载,此山在金称市“河右三里许”,层峦叠嶂,横亘十余里。吕振羽《金紫大岭晨景》诗云:“记得童年晨放牧,轻纱烟绕金紫岭。千峰万壑闪霞光,漪澜萦回夫夷水。”

还有一种说法少有人知。黎盛斯在其所著《湖南金矿地质概论》中推测,夫夷水下游沿岸如金塘、金河、金称市等地,或许以前淘过砂金,因为夫夷水上游砂锡矿有金伴生;而其他如新化的金溪、长沙的金潭、辰溪的金桥、怀化的金坪等地名有金之地,都有产金的地质依据。臧励和《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载:“(金坪寺镇)在武冈县东。当夫夷水右岸……亦作金称市。”《新元史·食货志》载元代主要产金地有七处,而湖广地区的岳、澧、沅、靖、辰、武冈、宝庆等地亦产金。又《明一统志》载:“在武冈州,(淘金场)凡十处。”这样看来,金称市地名或与曾是产金地有关。

北宋《武经总要》载武冈县有真田寨。道光《宝庆府志》认为,真田寨即诗人陈与义诗中所称之“贞牟”,在金称团。建炎四年(1130)春陈与义因避金兵之乱,寓居于武冈“贞牟”,有《夜抵贞牟》《贞牟书事》等诗多首。本市方志专家尹敬中在《贞牟寨考》中认为,“贞牟”,难以从字面上解释,或是当时本地土音“精魔”(妖精之意)之记录。宋时金称市一带为“梅山蛮”势力范围,后虽经归化,但仍受汉人歧视,故称他们为“精魔”。陈与义初至蛮境,以音相字,而写作“贞牟”。这也是一种说法。不过牟作地名,音mù而非móu。《集韵》载:“(牟)音母。中牟,地名。”中牟县在河南,陈与义有诗云:“依然壤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

金称市夫夷河沿岸很早便有先民居住,今发掘的东汉至晋代墓群有三处,为金称市墓群、唐家墓群与金元村墓群。境内清代文物有石马庙,在石马村东,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惜字塔,在夫夷水狮子湾畔,建于道光七年(1827),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惜字塔之处,多是文运昌盛之地。陈、吕为金称市大姓,民间有“陈半团、吕半边”之称。据道光《宝庆府志》记载,自清初至道光年间,金称陈氏有武举一人(清末又有陈玉华中武举)、岁贡三人、府学生二人、州学生一人。金称吕氏则有吕之雍、吕律父子,吕之雍为雍正年间岁贡,吕律为乾隆十八年(1753)举人。

(阿旧,新宁人,学者)

--> 2023-06-13 阿旧 ◆史海钩沉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6440.html 1 金称市漫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