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目标球,右脚、本球、目标球三点一线,两脚开立角度约30度,瞄准后用右脚前脚掌将本球轻轻压住,再瞄准调整呼吸,球由前脚掌到脚后跟蹴出……”6月1日,在新宁县麻林瑶族乡中心学校的运动场上,教师兰立艳正带领运动员们开展蹴球训练。
从教以来,兰立艳在抓好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搞好教育管理的同时,锲而不舍地大力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并带领一班年轻教师在这片沃土上精耕细作。
在兰立艳的主持和带领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蹴球、陀螺、射弩、高脚马、押加、顶杠、板鞋等进入课堂。其中,他所带的蹴球项目,成为邵阳市乃至湖南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势项目。
蹴球是麻林瑶族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该乡中心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瑶族儿童,从小就爱玩蹴球。兰立艳将蹴球作为特色教育引进课堂。在民族体育课上,他围绕蹴球的起源、竞赛规则、动作要领、训练技巧、战略战术等内容,由浅入深地对学生们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动作示范,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民族自豪感。
为了带好学校蹴球队,兰立艳和教练组成员经常自费外出学习提升指导技能,自购大量训练器材,并自编蹴球校本教材。十多年来,蹴球队坚持刻苦训练,学生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训练从没停止过一天。以前学校没有修建标准化运动场,教练们就带着队员在泥沙堆里踢,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磨烂了无数的鞋子和衣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平日的刻苦训练终于换得赛场上的累累硕果:兰立艳所带的蹴球队在省、市历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均取得佳绩,特别是2015年8月,蹴球队员雷易勤在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男子双蹴三等奖。
在学校蹴球队赛场优异战绩的推动下,麻林瑶族乡中心学校的蹴球氛围越来越浓厚,学校修建了标准化运动场,添置了各种蹴球训练器材,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蹴球队。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先后获评“邵阳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成为远近闻名的蹴球特色校园。
谈及带领学校蹴球队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兰立艳既自豪,又欣慰,“更值得我们高兴的还是无数瑶乡孩子通过蹴球,踢出了童年快乐,磨砺了精神品质,走向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如今,在麻林瑶族乡,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爱上蹴球这一古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蹴球也作为联系不同民族的纽带被更好地继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