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7日

序与跋

如切如磋 亦师亦友

——《刑事法治新求索》序

刘仁文

陈泽宪教授即将迎来七秩华诞,他的三位高足吴大华教授、王秀梅教授和石经海教授主编了《刑事法治新求索——陈泽宪教授七秩华诞祝贺文集》,邀我作序。我与陈泽宪教授同事30年,为人为学从他那里受益良多。他是我尊敬的老师,也是我亲爱的兄长,很高兴也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为这本书写点前言性的东西。

陈泽宪教授,福建古田人,是著名的西南政法大学78级“难以复制的神话一代”。自1982年从西政毕业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迄今已有40余年。在40余年的科研教学工作中,他公开出版著作数十部,提交内部研究报告数十份,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在法学类的顶级期刊《法学研究》上发文就达8篇。在人才培养上,他先后培养出数十位博士和博士后、上百位硕士,其中许多已成为法学界的著名学者或法律界的著名实务专家。

本书的主标题,让我想起陈泽宪教授入选“西政学子学术文库”的一本自选文集《刑事法治之求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不管是之前的“求索”还是此次的“新求索”,我觉得都较好地反映了陈泽宪教授40余年来的法学研究和教育理念,那就是为刑事法领域的良法善治而上下求索。陈泽宪教授学术视野宽阔,理论功底深厚,他对刑事法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理论层面看,他的研究不仅涉猎刑法基础理论、经济刑法、单位犯罪、毒品犯罪等,还涉及刑事诉讼法、国际刑法等诸多领域,并在削减死刑、改革劳动教养制度等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决策影响力;从实务层面看,他深度参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专家咨询与论证工作,还多次以专家身份参与中国与联合国的刑事司法对话等许多事关国家利益的高端活动。

陈泽宪教授在做人做事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为人处世非常低调,许多在别人看来很重要甚至值得炫耀的事情于他都云淡风轻。

陈泽宪教授其实也是“法律应与诗书通”的典型,他那篇广为流传的《西政棋人轶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他高超的围棋棋艺,也见识到他一流的文字水平及其背后所映射的人文功底。我不下围棋,但曾经喜欢下象棋,有一次在研究室等一位外宾,见时间比较充裕,就说服他和我下一盘象棋。他很谦虚地说象棋他下得不好,而且已经多年没下了,但那次的结果却是我没下过他。还有一次,他在我们法学所同事的一个群里少有地诗兴大发,发了一首诗,把法学所附近的景山、北海、故宫、美术馆等名胜古迹均囊括其中,并说哪位能把他这首诗里所提到的景点全说出来,他就发红包。结果群里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也没有把诗中的所有景点说全。

多年与陈泽宪教授共事,在耳濡目染下,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他在外事活动中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规矩意识,但在参加国内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内部研讨时又保持一个学者的本色;他谦和低调,修养很高,却又有很强的原则性,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他淡泊名利,与人为善,非常能包容人。他待人处事非常讲情义。记得有一年,本所的欧阳涛老师在春节期间以92岁高龄辞世,陈泽宪教授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参加欧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并在回程途中多次与我商量如何协助家属做好相关工作。

不熟悉陈泽宪教授的人容易对他留下一种凡事不闻不问、无为而治的印象,其实他的心很细,办事非常认真。有一次,石经海教授请我线上主讲一次西政刑法学科组织的讲座,这次讲座也邀请到陈泽宪教授担任主持人。记得当天下午,我把自己刚草就的一篇与讲座主题相关的论文发到群里,跟主持人、与谈人和组织者解释,由于时间紧张,PPT就不做了。没想到陈泽宪教授很快给我打来电话,说今晚线上听讲座的人多,还是做个PPT到时屏幕共享会效果好些。

我于1993年进入社科院法学所刑法室工作,入所没多久就和他一起被借调到中央政策研究室,南下海南,北上黑龙江,参加中央一个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文件起草和调研。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就得到他无微不至的指导。此后,在我的学术成长道路上,他对我的生活和工作都给予了多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他是我名副其实的老师,参加过我的博士论文答辩,推荐过我出国;我们也是好同事,好战友,经历过单位的许多人和事,深知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的不易,个中付出和酸甜苦辣非亲历者不能自知;我们多次一起参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工作,在许多问题上心心相印,每每听他发言,我都能从他那份从容中感受到他的深厚积累、宽广视野和家国情怀,暗自勉励自己要向他学习。30年来,对于我的成长,他看在眼里。在我表现不理想的时候他从不批评人,最多点拨或暗示一下;但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时,他却从不吝惜表扬和鼓励。就在不久前,他还当着几位同事的面对我说:刘仁文真是任劳任怨啊。

陈泽宪教授现在虽然已经从国际法所所长的位置上退休,但他仍然是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刑法学科的精神领袖和返聘专家。此外,他还兼任着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顾问、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等一系列学术和社会职务。我每有学科建设上的重要事项,总是第一时间向他请教。不论是工作上的事情,还是生活上的事情,甚至是学术观点,听听他的意见,特别是得到他的首肯后,我就踏实多了。

纸短情长,加上一波又一波的工作袭来,苦恼自己无法从容梳理思绪和打磨文字。面对出版社的不断催稿,只好先以这些仓促间写就的文字交差,但它们确实不足以表达我对陈泽宪教授的敬意与祝福。衷心期待陈泽宪教授身心愉悦,阖家幸福,生命与学术之树常青……

(刘仁文,邵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刑法研究室主任)

--> 2023-06-07 刘仁文 ——《刑事法治新求索》序 序与跋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6189.html 1 如切如磋 亦师亦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