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石泉先生赠送我一幅墨宝,上书孟浩然的一首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此墨宝是他用龙飞凤舞的行草书就的,我特别喜爱。石泉先生从小酷爱书画,练就了圆润的篆书、雄健的隶书、大气的楷书、飞舞的行草,他以书画自娱自乐,并乐意为喜爱书画的朋友服务。
我喜爱他书的这首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名篇。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一生大多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后来张九龄做荆州长史,将孟浩然招至幕府。后孟浩然归隐故乡,不久病逝。孟浩然一生沦落,存诗二百六十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山水诗,较多反映山水隐逸生活,诗风恬淡孤清。李白《赠孟浩然》中对其诗充分肯定,杜甫也称其诗“清诗句句尽堪传”。
《夏日南亭怀辛大》写出了闲适自得的情趣,细腻入微。辛大是诗人的同乡,隐居西山,后被征辟入幕。开篇“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不只是简单写景,还写出了诗人的感受,“忽”“渐”二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和素月东升给人的感觉,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表现出心里的快感。接着“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束,靠窗而卧。接着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这种快感。“竹露滴清响”,悦耳清心,诗人自然想到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但并没有去取。因为“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怅惘,由弹琴想到“知音”,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由水亭纳凉到怀念友人,他多么想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但友人辛大未来,自然生出惆怅。这种“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入梦乡,梦中居然与朋友相见了。以梦境结束此诗,很有味道。
由孟浩然的这首诗,可以谈谈我们老年人的养生之法。要多亲近大自然,多接触花鸟树水,要不忘初心,坚持理想信念,做一个大家喜欢的精致老人。或写点散记,以文养老,也是乐趣无穷!
(伍想德,原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