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离开故乡已整整三十年了。故乡的那些人,那些事,故乡的那条小河,都让我终生难忘。小河像一条蜿蜒的银色飘带,穿过村庄和水田,一路流向远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养育着这里的一代又一代人。
小时候住的院子背靠大山,与小河只隔一条碎石铺成的马路,其实马路就是河岸。岸这边有一棵古老的大樟树,枝繁叶茂,一直伸展到对岸。小河对岸是一望无垠的水田,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田环绕着山,山怀抱着田。院子前的河段,河水最浅,水浅时跨过一排大青石墩子就能到达对岸。那排大石墩也成了妇女们的捣衣砧。
春天,小河两岸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也悄然争相绽放。对岸的垂柳身着绿色衣裙,手挽绿色飘带,时而随风起舞,时而轻拂流水。只是它们的温柔没能留住流水匆匆的脚步。芭蕉也从原来的枯叶中冒出嫩绿而宽大的叶子,享受着明媚的春光,不卑不亢地陪衬那一树树娇艳多姿的桃花和李花。岸上,“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水里成群的鸭子“嘎嘎嘎”撒着欢,扑楞起道道水花。那排石墩上姑娘们的捣衣声、欢笑声,水田里老牛的“哞哞”声和农夫的吆喝声,萦回在小桥流水之上。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春景图。
待到桃李初挂果,嫩叶满枝,一阵春风春雨掠过,花瓣纷纷飘落。满河的花瓣红白相间,随着流水缓缓东去,美得心醉,美得凄婉。“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色吧。
对岸茫茫的水田里,禾苗郁郁葱葱的时候,夏天已悄悄来临。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两岸树上的蝉鸣声不绝于耳。那棵大樟树下面也变得热闹起来,劳累了一上午的人们手摇蒲扇在这里乘凉,天南地北,东拉西扯。小孩子们穿梭着打闹嬉戏。
夏天的小河是我和小伙伴们的天然泳池。在河里,我们比谁游得快,比谁游得久。游腻了就换成跳水,岸上那棵歪脖子桃树就是我们的跳台……常常玩到大人们扯着嗓子吼,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上岸回家。
秋天,稻浪飘香时,小河两岸的桃树、李树硕果累累。尤其是那些水灵灵的桃子红得像喝醉了酒,让人垂涎欲滴。挤满河岸的桃树李树,也不分是谁家的,都随便摘,河里一洗,便大快朵颐。那场景,至今仍让人回味。
不久,黄灿灿的水稻开始收割。那种老式的脚踏打谷机,整天“哐呜,哐呜”地轰响。人们的欢笑声,伴随谷粒溅落的“啪啦”声,形成一支金秋交响曲。小河里穿梭着男人们挑着稻谷的倒影,与柳树婆娑的倩影相映成趣。我和小伙伴们有时会背着竹篓捡拾水田遗落的稻穗,高一脚低一脚地争抢着,打闹着,一个个变成了小泥人。
冬天的小河稀薄了两岸的葱葱绿意,难觅花香鸟语,更没有了累累硕果,显得落寞而萧瑟。不过冬天的小河也有美的时候,也有热闹的时候,那就是下雪天。小时候的冬天,下雪比较频繁。一场大雪,粉饰了天地万物,山是白的,屋顶是白的,马路是白的,田野更是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进入了童话境界。小河两岸的树木,挂满了亮晶晶的冰吊儿,大的似水晶灯,小的如玉坠,令人目不暇接。河里的水却更加显得清澈了。这时候,小河两岸就热闹起来了,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忙得不亦乐乎。
故乡的小河,融入我生命里的河,永远牵动着我内心那敏感的心弦。
物换星移,愿小河仍是我小时候的模样,永远清澈美丽,奔流不息。
(李红莉,武冈市诗联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