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9日

以“重点施治”推动“市域之治”

——我市科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纪实

邵阳日报记者 艾 哲 通讯员 周妮娜

“穿白色T恤的那位男子,请迅速带青云中学学生陈新华远离深水区!”5月28日,邵阳县五峰铺镇陈保村新木塘水库的岸边,突然响起预警语音提醒。紧接着,该预警监控系统通过短信通知巡逻员陈国华及时赶到现场,对相关学生进行劝说驱离。

原来,邵阳县在全县400个重点危险水域安装了智能预警监控系统,把全县9万多名中小学生纳入安全“天眼”的防护范围,能通过人脸精准识别每一个学生,有效地促进了防溺水工作,全县2022年实现学生“零溺亡”。

这是我市积极探索实践“市域之治”的新举措之一。近年来,我市梳理出了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防学生溺水、禁毒、反电诈、信访等一批社会治理突出问题,主动出击,集中攻坚,以“重点施治”推动“市域之治”,科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创新。

合心合力治顽疾

曾几何时,位于城郊接合处的大祥区城南街道台上村,社情复杂,各种矛盾纠纷较多,社会治理难度较大。

2020年以来,台上村在全市探索推行由村“两委”领导下的“片警+辅警+治保会”基层治理新机制,打造“一村一辅警”升级版。该机制在全市3159个行政村推行,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两年来,台上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文明村镇等。

台上村的变化,是我市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的重要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全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的一个缩影。

去年初,我市从实际出发,从治安领域、安全领域、民生领域对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短板进行了认真梳理,将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防学生溺水、禁毒、反电诈和信访工作纳入全市社会治理六项重点工作攻坚行动。成立了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指挥长的攻坚指挥部,构建了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出台了《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奖惩办法》,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汇总、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月一交办、一月一督办“六个一”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对各项重点工作均明确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目标,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式推进,扎实推动社会治理六项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攻坚克难打硬仗

两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综合施策、齐抓共管、攻坚克难”的总思路,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六项重点工作攻坚行动,坚决打赢“六大战役”。

坚持严抓严管严查,打好安全生产“保卫仗”。我市建立市级领导带队督查工作机制,开展“机动式”巡察,坚持“一季度一行动”。两年来,集中整改重大事故隐患163处,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0.4万起;持续开展“幸福敲门、安全到家”行动,走访群众213万户;推动建立五级联动的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整治“人、车、路、企”隐患,打好道路交通“安全仗”。我市压实“路长”责任制度,同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风险隐患路段整治,两年来排查整治风险点段1370处,完成安防设施建设2549公里;实施“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戴帽率、系带率稳定在85%以上;狠抓超限超载治理,超限率稳控在1%以内;加强重点企业和“两客一危一校”车辆驾驶人管理,清理整治非法改拼装车辆;在全省首推普货车辆右侧盲区监控设备安装,安装13779台,安装率99%以上。

构建“三防”体系,打好学生溺水“防护仗”。我市摸排中高风险水域10343个,落实属地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方”责任,开展常态化巡查;在河流、水库、池塘等水域周边设立警示牌和救生圈、绳索、竹竿,落实防护救生措施;打造智慧防控平台,所有县市区均建立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在重点高危水域安装智能预警终端1744台。

清源断流标本兼治,打好禁毒“翻身仗”。我市积极开展常态化戒毒管控,吸毒人员毛发检测率97.57%;建立重点人群毒检机制,公职人员、“两客一危一校”车辆驾驶人毛发检测率100%;“以强戒促社戒、以社戒固戒毒”,社戒社康执行率100%。深化缉毒攻坚,突出大要案件办理和新型毒品犯罪打击,严打零包贩毒、外流贩毒和毒品中转集散。

“打防管控宣”并举,打好反电诈“阻击仗”。我市组织开展“全链条”高压严打行动,侦办大要案件4起,发起1起全国集群战役。全动员教育劝返,核减滞留缅北涉诈窝点人员,总核减率88.37%。全覆盖宣传防电诈,发案同比下降33.41%。全时空预警止损,预警劝阻82万次,止付冻结银行账户8520个,保护群众“钱袋子”近2亿元。

落实“四个到位”,打好信访维稳“关键仗”。我市常态化开展领导包案下访、坐班接访。攻坚积案化解,“治重化积”2043件,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攻坚行动化解积案462件,群众信访事项参评率97%,参评满意率97.7%。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落实“一问题一专班”,完成超期安置2800户,房地产遗留问题办证166宗。

以点带面焕新彩

推进“市域之治”,既要“重点施治”补短板,又要系统推进谋全局、夯实基础强根本。

我市鼓励各地各单位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手段方法,坚持以点带面科学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全市呈现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良好局面。

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县、乡三级建立“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形成“一支部一中心一平台”工作机制,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新格局。

我市公安机关组建邵阳快警,“屯警街面”,创造了“重点部位1分钟、中心城区3分钟、其他城区5分钟”见警的“出警速度”。

针对邻里、婚恋家庭等纠纷多发态势,我市创推“背包式”调解法,全市15450名“背包式人民调解员”发现矛盾“拎包即走”、事不解决“拎包不放”、疑难问题“打包问诊”、调处结果“放包见效”,在田间地头普及法律、化解矛盾。

洞口县以“积分换项目”为引领,开展“六零”(零事故、零非访、零发案、零违建、零污染、零违纪)村(社区)创建,变“干部独唱”为“干群合唱”,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

城步苗族自治县探索边界“五联”工作法,推行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农业产业联发、基础设施联建、群众文化联创,有力维护边界地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连续8年保持全省“平安县”称号。

双清区人民检察院建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开展医学取证、心理疏导、全方位救助工作,打造“紫薇花开”未检工作品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在“重点施治”的带动下,我市“市域之治”得到现代化一体推进。2022年,全市10万人命案发生率0.32,创历史新低;缉毒执法7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市本级、隆回、邵东成功摘掉全国预警通告、全省重点关注地区帽子;滞留缅北涉诈窝点人员总核减数和核减率均排名全省第一;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2022年居全省前三。2022年,我市再次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州”。

--> 2023-05-29 邵阳日报记者 艾 哲 通讯员 周妮娜 ——我市科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纪实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5572.html 1 以“重点施治”推动“市域之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