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当下在全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必须要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理论、现实三重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阐释。
历史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种理念和智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根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契合我国国情,注重群众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治国理政遵循的根本价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更是一种执政为民的理念智慧。
理论逻辑: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主体,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曾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种价值取向,这种为民情怀,可以凝心聚力,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国之大者”。
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历史见证了“人民至上”的思想赢得民心,铸就了战胜强敌和攻坚克难的铜墙铁壁。我们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继承和发扬这种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和利为民所谋的优良传统,就会为党长期执政和党领导的各项事业,获取最广泛最可靠和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是我们党所特有的应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思想维度,并且时刻散发着“实践之问”的灿烂光辉。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