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5月担任市财政局驻莲荷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以来,周芳东带领工作队在这个位于双清区火车站乡的“邵阳市花卉苗木第一村”,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足做好产业兴旺大文章。
他们将家家户户种植的花卉苗木资源整合起来,举办“莲荷夜话”传授管护经验,并多方联系农业农村部门、农科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做到送技术上门、送服务上门,带领村民闯出一条绿色产业特色发展之路。
凝聚强大合力,发挥“头雁领航”效应
莲荷村有种植紫薇、罗汉松、龙爪槐、银杏等花卉苗木的传统和基础,但由于产业规模较小、销售路子不宽、带动能力不强,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很多花卉苗木变成了村民自家房前屋后的景观树,产业发展遇到了“拦路虎”。
“如何整合花卉苗木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家家有种植经验的‘天赋’,有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实现产业抱团发展?”周芳东说,这成了工作队驻村帮扶亟需破解的难题。
周芳东积极引导村民转变固有思维,动员零散的种植户抱团发展,打造集中连片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实现规模经营。同时,组织召开院落座谈会、民情恳谈会,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寻求发展壮大花卉苗木产业的良策。
部分村民认为,花卉苗木生长周期长、收益见效慢,就算已经种好了,也宁愿荒废在那里,不愿花时间去打理。周芳东耐心地向大家讲解花卉苗木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这一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做了长期规划和分析,鼓励大家成立种养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挥带动作用,激发内生动力,释放发展动能。
“经过不断做工作,村民慢慢消除了顾虑,跟着公司、合作社一起干,花卉苗木产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如今村里已建成了1500余亩种植基地。”周芳东表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本,要立足实际情况,挖掘优势资源,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从而推动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只有产业旺起来了、经济活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幸福感增强了,乡村振兴才会从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巧借市场东风,“旧产业”闯出“新天地”
为了帮助村民提高花卉苗木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打开销路,周芳东鼓励企业主、村民强化自身优势,形成特色做精品苗木,实现差异化、多样化发展。同时,巧借电商平台的东风,依托“美丽庭院”建设,用独特的园林景观将种植基地打造成“网红打卡”基地,“莲荷花卉”瞬间成为了网络热词。有了流量的加持、“粉丝”的助力,莲荷村的花卉苗木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
“我们逐个了解种植户的意愿和心声,并鼓励大家改变坐等生意上门的想法,主动去寻找客商。”周芳东说,他还为村民出谋划策,帮助大家培育、引进观赏性强、受欢迎程度高的花卉苗木,丰富产品种类,从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随着花卉苗木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其辐射效应越来越明显,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村民在花卉苗木基地周边建起了650亩水果种植基地,发展黄金贡柚、葡萄、黄桃等精品水果产业;该村成立了欣荣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菌类产品走俏市场;推动了花卉苗木产业与休闲旅游业相结合,当地陆续建起11家农家乐……莲荷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1年的18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52.96万元,增长率为194.22%;全村每人年均增收1.5万元。2021年,该村成功入选“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名单。
产业发展是村民关心的头等大事。凭着一股“牛劲”“狠劲”,周芳东俯下身子沉下心融入农村生活,依托当地花卉苗木产业基础,带动村民集聚式发展,搭乘电商“快车”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没落的产业重振雄风,实现了产业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目前,周芳东正在规划将花卉产业与乡村风貌有机结合起来,培育研学实践等文旅新业态,推动绿色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他信心满怀地说:“实践证明,开展产业帮扶要选好路子、迈对步子,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无往而不胜,发展才会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