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调研是联系群众、学习群众的重要渠道,是抓基层、抓落实工作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调查研究要尽可能做好“四件事”。
听听“数家珍”,才能向群众学习,全面了解基层。每一个基层单位在工作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招法,即使一个相对后进的单位,在某个方面也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领导和机关干部下基层时,一定要十分重视地听听人家“数家珍”,让人家把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最好的经验说出来,这对于基层的同志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鼓励;对于领导和上级机关来说,是了解基层情况、掌握工作动态的好时机。听听“数家珍”,对基层的情况就不会不明不白,就会了解许多坐在办公室里了解不到的真知灼见。
帮帮“挠头事”,才是急群众所急,真正为基层办实事。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是领导和上级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形势新任务给基层干部群众带来许多“烦心事”“挠头事”,制约了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致使一些工作总在低层次循环,一些单位总在低谷中徘徊。为此,领导和机关的同志必须扑下身子,对基层的“挠头事”要善于发现,善于解决。如有些“挠头事”是基层经验不足造成的,基层同志年纪轻、阅历少、功夫浅,要注意教方法、传帮带、“授人以渔”,帮助他们修炼好“内功”,提高自己的能力,让他们今后碰到类似“挠头事”的时候,心里不慌,处置有方。而有些“挠头事”确非基层自身力量能解决的,领导和机关要不推诿,不扯皮,不拖延,该物质上支持的要支持,该政策上倾斜的要倾斜。对于本级无力解决的,则应如实报告上级机关。
点点“当局迷”,才是真正关心爱护群众,从根本上帮基层。有些基层的同志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习惯了,容易麻木,对问题不敏感。有的不了解上情,看问题产生片面性,一些“旁观者清”的问题,对当事者却成了“迷津”。这就需要机关的同志深入一线,扭着问题不放松,把脉号准,把病根找准,然后对症下药。点“当局迷”,有时需要“和风细雨”劝说,有时也可采取“单刀直入”的办法,促使“迷”者醒悟。但对于那些为私心所“迷”,为名利而隐忧藏拙、造成损失的,则要“当头棒喝”,使其彻底悔改。
谈谈“心里话”,才能沟通上下关系,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机关的同志,首先要端正对基层的态度,放下架子,以平等姿态与基层同志相处,不要当客人,更不能高高在上,要主动找基层的同志交心通气、亮出自己的思想,以诚相待,以心换心,让基层的同志听到你的“心里话”,得到他们信任,他们才会向你倾吐心声。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更利于有的放矢地抓好工作落实。
(作者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