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我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因此,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很有必要,调查研究贵在深。
调查要深入。要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工作一线的真实情况,这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广泛深入的调查,就掌握不了全面的情况,就会陷入“情况不明决心大”的误区,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工作上的损失。一要防止走马观花式调查。坐在车子里,东看看,西瞧瞧,蜻蜓点水,脚不沾地,“只看见马屎皮皮光,没看见马屎里面是巴糠”。二要防止只听取工作汇报式调查。“出发一阵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这样的调查是听不到真实情况的。安禄山曾向唐玄宗汇报说:“去年营州闹蝗虫之灾,臣为此焚香祈祷:‘臣若是持心不正,事君不忠,愿出虫食臣心,若臣不负神祇,愿使虫散’。说也奇怪,臣祷告完毕,立刻有一群鸟从北方飞来,把蝗虫吃得一干二净”。这样的汇报可信吗?三要防止道听途说式调查。如网上信息、手机微信、马路消息、街巷谣传等,都是缺乏真实性的,都是不可信的或不可全信的。因此,我们搞调查一定要走出车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你要调查农民问题,你就必须深入农村;你要了解工人状况,你就必须深入工厂;你要知道牧民疾苦,你就必须深入牧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获得真实情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
研究要深刻。就是要通过深刻研究,分析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只知其表,不见其里;只知风平浪静,不见惊涛骇浪;只知莺歌燕舞,不见鸡犬不宁;只知太阳高照,不见阴雨连绵。表面现象往往容易造成假象,利用假象作出决策,必定导致失败。二是不要浅尝辄止。研究工作一曝十寒、半途而废、浮光掠影都是不行的,一定要追根究底,举一反三,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才能取得成效。三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凭老经验、老习惯、老做法,不要凭主观想当然,以“好像、大概、估计”等概念做结论;不要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一孔而窥全豹。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研究,也达不到研究的目的,只能功亏一篑。我们只有对所掌握的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才能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其规律性,只有这种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社会实践才具有指导作用。
融合要深度。无论调查还是研究,它们都是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才是目的,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而进行的。而问题解决的路径、问题解决的办法、问题解决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研究。因此,要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开展,必须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如果说调查研究是知,那么发现和解决问题则是行,只有把调查研究与发现解决问题深度融合起来,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才能达到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之目的。
(作者系市委办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