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8日

以百姓之心为心

刘克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对共产党人而言,衡量利弊得失不凭主观臆断,更不以自我为圆心,而是要以百姓之心为心,把人民利益始终摆在最高位置。

如何对待百姓利益,最能体现作风,也最能看出党性。处处为群众着想,既是我们党的一贯倡导,也是治国理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既是对党员干部一项具体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一种必备的品质。这是因为,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提出诉求,你就没有理由推三阻四;群众心急如焚,你就没有理由慢条斯理。否则,不仅感情上说不过去,党性上也过不了关。

然而,现实中一些干部高高在上、漠视民生,“跟老板很亲,跟百姓很远”“对人民币很热,对人民很冷”,把群众的急事难事看得太轻、把手中的权力看得太重,在群众面前摆架子耍官威,甚至与民争利。一些人权欲膨胀、权大于法,把制度法律当成了“稻草人”,什么底线都敢触碰、什么禁令都敢突破、什么事情都敢做。这正如有人说的:一旦干部心中没了“民”的位置、行事没了“法”的约束,那么手中的“权”势必异化变质。这样的人虽然只是少数,影响却很坏。

群众的意见是最好的镜子。群众心中有杆秤,最清楚谁真心实意对他们好,最明白干部有没有为他们着想。没有哪个群众会成心同一个好决策、好项目过不去,也没有哪个心术不正、作风不实的干部,能骗得过群众的眼睛。要想群众说干部的好、念党的恩,就必须拿出真感情、真本事。要让群众满意,得先让群众受益。做好群众工作的意义,在于让群众得实惠,大家生活有起色、有奔头。而那些要么看领导脸色“下菜单”,把领导点头当劲头、把领导爱好当嗜好,图个人虚名、得个人实惠,不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干部,怎能获得群众满意?

笔者曾到基层调研,有百姓直言他们最受欢迎的好干部是:常来基层看看、处处想着群众、为民办事不怕麻烦。如有些挂职的“第一书记”,脱下西装就能下地帮老乡干活,张口就能说出谁家是“五保”、谁家有大学生、谁家的困难是什么,这样心中有民的干部,群众是真心拥戴的。因为他们身上有一个闪光点,那就是实干。他们和百姓心连心、手拉手、面对面、一块过、一块累、一块干,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但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也立起了事业的丰碑。 (作者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

--> 2023-04-28 刘克勤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4399.html 1 以百姓之心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