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一个人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一个领导者的形象,是通过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所展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体现出来的。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形象。一个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者就会产生良好的领导形象。反之,一个守旧、虚假、腐败、低能的领导者就会产生负面的领导形象。
领导的形象,在群众中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传播者,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组织者和“领路人”。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说的就是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形象与导向相比,形象是第一位的,导向是第二位的,形象是有形的,导向是通过形象的作用来引领的。
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是一盏盏明灯,一道道航标,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标杆,看到希望。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李大钊、夏明瀚、方志敏、刘胡兰、雷锋,党的好干部杨善洲、任长霞、牛玉儒、郑培民等,他们对党无比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对理想不懈追求,在人民心目中塑造了为追求真理不屈不挠、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为伟大事业呕心沥血的光辉形象,深深地教育、感染、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从他们身上,人民群众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形象、共产党人的追求,激发起榜样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奋斗的力量。
俗话说,干部怎么干,群众就怎么看。党员干部要在人民群众中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造福人民,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开展“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专项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在人民群众面前亮出党员干部牌子,干出党员干部样子。 (作者单位:市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