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大门入口、办事窗口、图书阅览室等显要位置,随处可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图片和相关文艺作品,这是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一个场景。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围绕各族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做实做深“民呼我应”品牌,得到了各族办事群众的好评。
聚焦硬件建设 增强服务力量
市政务服务中心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一楼、二楼为政务服务大厅,入驻窗口单位42个,入驻窗口工作人员217名,入驻事项1379项。为增强服务力量,该中心着力打造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及时为各族办事群众提供帮助和业务引导。制定完善窗口考核管理办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共产党员先锋岗”“服务明星”“红旗窗口”评选活动,树立民族团结进步服务标杆,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政务服务热度。
聚焦“三免一帮” 优化服务体系
为全力推动政务服务“全程加速办”,提升各族群众及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三免一帮”服务。设置邮政速递窗口,凡是政务服务大厅出具的批文证照,均可按照办事申请人所需,提供免费邮寄服务。2022年,该服务大厅免费寄递证照59592件。推行企业注册首套公章免费刻制服务,新开办企业只需在窗口提交相关信息,便能在2小时内免费领取全套公章。目前,该服务大厅已为企业免费刻制公章137套。在24小时自助服务区增添证照拍摄打印机,免费提供照片拍摄、打印服务。按照“自愿申请、无偿服务、协同联动、便捷高效”原则,开展“帮代办”服务,并规范代办程序、明确代办职责、加强人员管理。2022年,该服务大厅为各族群众、企业提供帮代办服务908件。
聚焦阵地提升 拓展服务平台
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一个个便民“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大提升”。将“部门专窗”改为“综合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中台初审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原则,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实现集成化管理,切实做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让系统数据“多跑路”,让各族群众“少跑腿”,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并整合政务服务事项,确保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平台。目前,该中心已梳理和落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80项,其中特殊群体服务“一件事一次办”20项;建立起“标准规范、相互授权、异地收件、远程办理、协调联办”的“跨域通办”工作机制,与广东省中山市、浙江省宁波市等7省16市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
聚焦品牌打造 提升服务实效
为更好服务各族群众和企业,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打造“民呼我应”工作品牌,让窗口办事更有速度,政务服务更有深度,服务群众更有温度。
该中心专门开辟区域集成政务公开窗口、24小时自助服务区、图书阅览室,配置8台自助终端设备,让办事群众在节假日也可以办理查询、预约、缴费等业务,确保政务服务“不停歇”、服务群众“不断档”。针对企业、各族群众反映的问题,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兜底”式服务解决企业及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新窗口推动“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