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2日

奏响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旋律

——我市奋力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五年回眸

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 傅畅珺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列入省市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连续获评省市优秀。残疾人脱贫、就业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多次获得中央媒体推介,多名残疾人在文化、体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获得国、省级荣誉……

五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扎实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改善,残联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扶残助残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党建引领擦亮幸福底色

五年来,我市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残疾人事业发展汇聚更强合力。

我市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全省最先出台《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先后印发《邵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细则》《邵阳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邵阳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决战残疾人脱贫攻坚 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政策措施十六条》《关于进一步加强残联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从政策制度、工作机制等层面,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残联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北塔区残联单列,全市12个县市区残联全部设立党组,全市207个乡镇(街道)设立残联,3640个村(社区)建立残协。各级残联组织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为民情怀,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用心用情用力为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康复、扶贫、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残疾学生招生等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市残联获评市级文明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平安单位、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先进单位。

民生保障托起美好生活

五年来,我市兜底线、织密网,不断加强残疾人民生保障工作,托起全市困难残疾人的美好生活。

惠残政策举措落在实处。残疾人社会救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补尽补。67949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自2020年4月1日起,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免费乘坐市内公交。五年来,养老保险缴费补助91万人次,医疗保险缴费补助96万人次,410万人次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625万人次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两项补贴”标准提高至80元/月/项。残疾人教育资助政策从小学到大学全覆盖,6810人次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享受教育资助,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扶持建设21家托养服务机构,13850人次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享受托养服务。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34782人次。防范困难残疾人返贫致贫预警工作扎实推进,196278名农村残疾人录入防返贫致贫风险信息。

助残创业就业服务不断优化。我市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促进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1827名残疾人就业。积极搭建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面向就业困难残疾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就业服务,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5场次,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4期。残疾人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灵活就业社会保障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实施阳光增收计划,帮扶8633名困难残疾人产业增收。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向1368名残疾人发放创业扶持资金1133.8万元。建设85家省市县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6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稳定带动1365名残疾人就业。

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更加优质。按照“预防为先、康复为要”方针,我市积极推进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市残联开展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康复触角延伸到村(社区)和残疾人家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困难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辅助器具适配、眼疾救治等康复项目,20万人次持证残疾人及残疾儿童享受基本康复服务。精准康复服务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达95%,高于国、省标准。全市建成社区康复服务站15个,培育18家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康复救助0-6岁残疾儿童5600人次。实施假肢安装和辅助器具适配等项目,服务10.4万人次。

社会赋能成就精彩人生

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更有温度。我市将助残志愿服务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大局,持续开展“手语进+”“榜样的力量”等形式多样的宣讲和服务。残疾人维权工作有效开展,实现残疾人“零群访”“极端事件零发生”。建设服务残疾人的“绿色通道”,开展城市道路盲道和缘石坡道调查,2917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现无障碍改造。开展惠残助残政策大宣传大走访活动;推进残疾人证办理“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为残疾人提供“上门评残”“集中评残”服务。市残联志愿助残服务支队被推荐为全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团队)”。石艳梅等3人获评全省助残先进个人,新邵县鸿远金属加工有限公司等3个单位获评全省助残先进集体。

残疾人人生更加广阔出彩。市残联大力倡导“文化助残”理念,积极举办残健融合跑、残疾人文化周、文化进家庭“五个一”等文体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残疾人自立自强信心。在市残联的精心组织下,我市残疾人参加全省第九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全省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全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功比赛、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均取得良好成绩。在全市上下建设现代化新邵阳的火热实践中,广大残疾人朋友发光发热,涌现出一批令人感动的先进典型。如“中国好人”刘红辉,全国最美教师志愿者欧阳恩成,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杨淑亭,全国年度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罗龙桂,全国三八红旗手蒋小英,省道德模范曾令超,省劳动模范伍换香,省自强模范刘红辉、许能、邓洁秋等。杨淑亭4年4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其创办的七七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残疾人之家”。

--> 2023-04-22 邵阳日报记者 贺旭艳 傅畅珺 ——我市奋力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五年回眸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3856.html 1 奏响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旋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