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坚持自我革命,这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内生动力和根本保证。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进历程告诉我们:“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什么一些曾经在官场上呼风唤雨、前途无可限量的人会在权力、金钱、美色三道关口面前迷失方向,折戟沉沙,出了问题?根本原因是背离了初心使命,放弃了自我革命。由此,也让我想起《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关于曾国藩为官之道的一句话:为官须做到耐冷、耐苦、耐劳、耐闲。
此虽是旧时为官之道,但对今天的党员干部仍有可借鉴的意义。一是不忘守位耐冷。“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受编制体制所限,加之政策性压缩,干部职数减少,如今的干部提升较之以往减缓,有的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偏长,许多干部想提提不了,致使一些干部凝不起神,沉不住气,情绪低迷,心态消极。有的把自己估计过高,把机会看得很大,一旦不能如愿,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的攀比心理过重,越比越惆怅,越比越气馁;有的工作标准不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凑合应付,敷衍塞责;还有的干部觉得单位环境艰苦,条件较差,就心灰意冷,意志颓废。这就需要自我调节,培养些“耐冷”的工夫。要正确对待岗位、正确对待升迁、正确对待走留,学会“冷官热做”,干事业有十二分热情,对他人有一片热心肠,以心热抗外冷,兢兢业业做好分内的事。为人民、为事业,养成“耐冷”的性子,练硬“耐冷”的功夫,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二是不忘守贫耐苦。“薪米过时迫窘,则耐苦为要。”如今当干部的,虽然靠死工资过日子,不是太宽裕,但绝不至于“薪米过时迫窘”。然而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收入差别等带来的现实考验更为突出,对个人心态的冲击和影响较大。于是,有的党员干部人生坐标偏离方向,动不动就和“大款”比、跟富翁攀,看不得人家住豪华别墅、坐高档轿车、吃山珍海味、抽名烟喝洋酒、穿金带银、一掷千金,觉得自己过得太苦,组织对自己亏欠太多,于是想方设法,利用职务之便,卖官鬻爵,收受贿赂,营私舞弊,捞取不义之财,以至受到党纪党规惩处,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领导干部要在生活上能“耐苦”,名利上能淡泊,不贪享受,不求富贵,才能问心无愧,怡然自得。
三是不忘守勤耐劳。“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曾经说过:少数同志把身体看得太重,把工作看得过轻,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群众说他们是“脑懒不愿意想问题、手懒不愿意亲自抓、身懒不愿意下基层”。这种“躺平式”的干部要不得。吃苦是干部的基本功,“耐劳”是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有任劳任怨的思想觉悟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所谓“无官一身轻”,反过来讲就是“当官意味着责任”,既然身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不怕劳累,无论大小公务,都得不厌其烦,该过问的就别袖手,该亲力亲为时就别偷懒,要时刻有把自己豁出去的思想准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竭尽心力。
四是不忘守清耐闲。“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共产党人要淡泊名利,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领导干部要比贡献,不比升迁;比实绩,不比乌纱。比如说,与我同样资历的人提升了,我不嫉妒眼红;原来的部下成为我上司了,我不怨天尤人。即使自己被“闲置”,提升缓慢,也要耐得住寂寞,乐守住“清闲”。要学会“闲官忙做”,给自己找事干;“小官大做”,力求做一番大事业。要像张思德那样,作为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友们都干上了师长、旅长,他才当个班长,但他站岗放哨、砍柴烧炭,照样干得热气腾腾,无怨无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此“四守四耐”,能守位耐冷,见胸怀;能守贫耐苦,见操守;能守勤耐劳,见精神;能守清耐闲,见风格。我们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倘能对此思之鉴之,身体力行,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则无往而不利。(作者系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员、军事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