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县市按照“全域、全面、全民”要求,以文明创建为主要抓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民文明素质、城市品质品位和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显著提升。
文明,是一个地方最“硬”的软实力,也是人民群众最“实”的幸福感。创建文明城市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擦亮城市品牌的根本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迫切要求,更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邵阳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创文目标,各地各部门需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提高站位、扛牢责任、抓实抓细各项创建工作。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提升全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整体工程,也是一项由点到面、由外及里推动城乡全域进步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坚持全域统筹共建,城乡齐抓,市县同步,单位、家庭和校园一起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浓厚创建的氛围,活跃创建的舞台,激发创建的活力,汇集创建的成果。在创建的对象和目标上,要全市一盘棋,科学统筹,有机联动,各级各单位要从各自实际出发,以创则必成、奋勇争先的实干精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同时,要把文明城市创建落实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各个环节,拓展到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各个领域,融入贯穿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融入贯穿到乡村振兴中,高质量推进各领域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提升城乡文明成色。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场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涉及面广、内容多、要求高,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全面推进。要不断完善与健全创文的领导机制、共建机制、活动机制、督查机制、考评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要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始终坚持“为民、惠民、靠民”的创建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问题解决和城市治理提升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要统筹全局,把创文与其他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品质,推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与灵魂,决定着城市的品位与文明程度,只有让广大市民成为创文的推动者和主力军,文明城市创建才能有持久动力和活力。因此,要坚持全民创文。要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时代精神和信仰力量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凝聚创文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文明实践、制度保障等,推动广大市民在创建实践中不断培养文明意识、培育道德风尚、形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养,淬炼向上向善、干事创业的城市气质品格。要积极培育群众“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群众自觉自愿参与的主动性,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创建氛围。
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随着全域创文的号角越吹越响,全市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努力把创文过程变成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