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8日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刘朝洪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点部署,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赋予检察机关更重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作为基层检察院,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党和人民赋予检察机关的责任和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坚定拥护核心,画好绝对忠诚“同心圆”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明方向。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的领导,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实际行动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自觉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在检察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把讲政治与抓业务辩证统一于每一起案件的办理过程中,通过司法办案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以法治责任为主体强担当。检察机关要扎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刻领会检察机关在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更优履职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以检察履职为根本善作为。自觉对标党中央“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战略部署,找准依法能动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全力做好检察环节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

突出抓好重心,答好能动履职“监督卷”

提升敢于监督的底气。检察机关要紧密结合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旗帜鲜明开展监督,理直气壮进行监督,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攻坚破题,对标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更高法治要求、人民群众的更优法治期待,推进检察工作与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质效。

锤炼善于监督的能力。牢固树立“监督不是高人一等,但要技高一筹”的理念,更实做好参与、跟进、融入式法律监督,以“求极致”的精神统筹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坚决贯彻党中央“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的部署要求,深刻认识加强诉源治理的重要意义,落实“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求,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精准监督的支撑。深刻把握“数字检察”的核心要义,紧扣“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目标定位,切实增强掌握运用大数据的主动性、自觉性,实现大数据赋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乘法效应”,促进更高水平能动履职。

紧紧围绕中心,做好司法为民“必答题”

让公平正义更可及。围绕民生焦点难点痛点,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金融风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综合运用打击、监督、预防、保护、教育等手段,做深做实检察环节服务保障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让司法温度更可感。司法案件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检察办案绝不能只守住形式“不违法”底线,还必须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坚持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让检察形象更可亲。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用心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努力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实事,赢得群众信任、理解与支持。

始终坚定决心,念好管党治检“严字诀”

磨砺履职之能。要融合推进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引导全体干警加强思想锤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面提升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大力培养“专精特新”型现代化检察人才。

厚植发展之基。全面落实“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检察人员“全员、全面、全时”考核等科学管理手段,助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持续开展亮点打造、品牌培树,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创新能动履职,奋力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

常树清廉之风。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不断深化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确保检察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作者系隆回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 2023-04-18 刘朝洪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0360.html 1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