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声清脆的鸟鸣,叩醒了三角塘的春天。
金色的油菜花,铺满狭长的田垄;嫩绿的小草,恣意在山坡蔓延;摇曳的映山红,张着红彤彤的笑脸;绿油油的豌豆苗,爬满了架子……
初升的太阳像一个灿烂而又耀眼的圆盘子,悬挂在远处层层叠叠淡墨似的山峦上面。层层叠叠的云,被染成火红、紫红、金黄、橘黄各种色彩,层层叠叠落到三角塘一栋栋新建的楼房上。
一条平整的水泥马路,像蛇一样在山岭和田野游走,时而翻过一座山,时而穿过一个坳,时而又转一个弯。马路系着三角塘,一头连接邵东,一头通向远方。
早就听说邵东市散文学会会长王燕在三角塘村搞了一个生态旅游项目,也早就想一睹这个项目的“芳容”。刚好,“臭味相投”的文友佘华荣老师也有此意。于是,我们俩一拍即合,相约择一晴天去三角塘。无奈春无三日晴,等了三四天,才等来今天这样一个有阳光又有云彩的好日子。
王会长有事要去隆回,陈国军先生给我们当起了导游。
“旧石器时代生态旅游项目”位于新邵县和邵东市毗邻的山区,占地面积1320亩,总投资约10亿元,计划8年完成。
许是落了很久的雨,山里的空气特别清新。吸一口,鼻子立马有了反应。再吸一口,全身每个器官都舒坦起来。
入口即是玫瑰花基地。一排排玫瑰花从山脚排到山顶,随着山势延伸,一眼望不到头。花“身上”都盖着白色塑料布,只露出绿茸茸的“小脑袋”。陈先生告诉我们,这些玫瑰花早的四月份就会开花,晚的五六月份也会开花,可以观赏,也可以出售,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我的乖乖,等到这山上的玫瑰花都开时,会是怎样一幅姹紫嫣红的景象啊!
紧靠玫瑰花基地的是桃园。我们来晚了几天,桃花谢了很多,但桃枝上依然缀满了粉红色的花,羞答答地摇曳着,妖娆动人。若是早几天,这一百多棵树上的桃花开得如火如荼,开成一片片云、一片片霞,只怕神仙都会闻香而至,流连忘返。
桃园旁边又种了葡萄。杜鹃花、樱花、紫薇、无忧草、银杏、枫树、玉竹、茯苓、艾叶……这些花花草草,有些成了林,有些还是幼苗,有些等待栽种。
山的另一边,有一片石林。奇形怪状的石头散布在山坡上,有的像羊、有的像狗、有的像乌龟、有的像生姜……其中有一块大石头,约五六米高,像一个盘腿而坐的人。这块大石头其实是由四五块小一点的石头组成,上面的石头架在下面的石头上,没有“根”,也互不连接,看起来摇摇欲坠,却历经百年都没坠落,堪称奇迹。
山顶已被推平——就算推平了,站在上面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三角塘周围是一层一层的山,山下是星星点点的房舍。站在山顶,陈先生豪情万丈,开始“指点江山”:这里要建天池、休闲民宿、康养中心,那里是科普教育基地、农产品加工中心……对面有一个大溶洞,要建“龙宫”,建成后比桂林的七星岩还大,还好玩。
陈先生讲得眉飞色舞,我听得心醉神迷,不由插嘴道:“王燕真是个了不起的女子,在山区搞这么大的项目,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陈先生马上接口说:“是啊,王燕这人做事高调,做人却非常低调。她在三角塘搞这个生态旅游项目,往小处说,是做好事,回报家乡;往大处讲,就是为了巩固本地脱贫攻坚成果,对接乡村振兴大局——去年,我们就为村里创收200多万元,还解决了80多个农民的就业问题。”
群山静静地听着,花草静静地听着,我们也静静地听着。
这时,山下的屋顶上升起了袅袅炊烟,像有一支神奇的画笔在尽情挥洒。于是,三角塘的天空和群山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申云贵,邵东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