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洞口县大湾国有林场,我不由惊叹起来:这是一支歌,一支流动着绿色韵味的歌;这是一幅画,一幅浓缩着创新发展的水墨山水画。森林公园牌楼,古朴而恢弘;森林康养楼,清静而幽雅。红叶石楠高擎火炬,一株株古樟树遮天蔽日……
在林场岩龙江工区,我们一行人行走在这片苍翠的山林间。党支部书记、场长付斌扳指盘算,他对林场每个角落都心知肚明。这位谦和、智慧的中年男人,掌舵大湾已9年有余,足迹几乎遍布每个山坳坳、林旮旯。他说:“森林经营面积4.74万亩,生态公益林3.82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2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10%……简简单单的数字,却来之不易,凝聚着几代林场人的心血付出。”
大湾国有林场地处雪峰山东麓,有大小林地102片,“帽子山”偏多,相对而言,培植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的难度较大。我们抵达的岩龙江工区,地处逶迤青山腹地,距离县城20多公里,有着正德峰、九重界、猫老祖等管护山场。山林浓绿万枝、满目苍翠,俨然一片天然绿色屏障。在这里,我见到了独具特色的海南链珠藤、雪峰山梭罗、思茅厚皮香等。远远地,有个敦厚的40多岁的男子迎了上来,他就是岩龙江工区主任唐明磊。毕业农校的他,“窝”在这7年有余了,挨过虫咬,经历过雨淋,受过干旱缺水的考验,却一直用坚守,带领一班护林员矢志不渝地守护绿色梦。
远山如黛,苍山如海。山绿了,水青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也有了。据调查,大湾整个林区内有土著种子植物157科、642属、1308种;维管植物197科、759属、1591种,其中还有红豆杉、翅荚木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2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有中华蟾蜍、斑腿泛树蛙、花姬蛙、中国石龙子等20余种,不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有大鲵、虎纹蛙、中华鳖等10余种。这里是一个“绿色蜂囊”:针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甜槠林带、黄杞林带、甜槠古树群等等,是它绿色的内脏。
国有林场改革后,大湾依托自然的慷慨赠予,审时度势,建立了省级森林公园,吹响了生态旅游的号角。森林公园总面积756.83公顷,由岩龙江片区和五龙山片区两个独立片区组成,有景观景点60余处。秉持打造城市生态“后花园”理念,大湾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模式,建设森林康养服务中心,扩建景区道路,修建古朴古色游步道,改造公园风景林……并积极融入“长沙—娄底—邵阳—怀化”地质奇观游等旅游发展大圈子,助推森林公园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
奇峰耸立、连群瀑布、幽幽峡谷、青翠林木,拍不尽的自然风光,揽不完的奇诡景观,让走进公园的游客心旷神怡。近3年来,大湾林场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有力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也正逐步完成林场的又一次华丽转身、完美蜕变。
作为湘西南一颗冉冉升起的绿色明珠,大湾省级森林公园积极探索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新模式,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齐肩并进、相辅相成。森林公园除了千姿百态、独具魅力的自然奇观使游人惊叹不已外,那些展览馆、博物馆陈列的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还有那瑶族棕包脑舞、竹竿舞等也给每位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来,大湾林场坚持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滴金流银”的绿色发展康庄大道。
(谢立军,邵阳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