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4日

功在“平时”才能成在“评时”

刘仕斌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近年来,我市一直为争创“全国文明卫生城市”而努力,聚焦老旧小区、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管理上的缺失,聚力打造文明城市、美丽城市、宜居城市,办好楼道“亮灯行动”、小区“美化工程”等民生实事。街巷整洁环境优美了、农贸市场提档升级了,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好事随处可见,大美邵阳处处绽放“文明之花”,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通过近几年的创建,我市一些管常态、利长远的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不足,如市创文办每个季度的测评,个别地方平时不出力或出力不够,不愿在“平时”下功夫,却在“评时”搞突击应付。究其原因,是重“面子”、轻“里子”的政绩观在作祟,是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使然,必将影响文明创建的实际成效。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重“评时”更要重“平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体现在一桩桩民生小事上、一项项工作细节处。要将常态长效创建工作机制落实到位,做到抓在日常、严在平常、重在经常,要加强巡查督导、从严监督管理,持之以恒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要持续巩固扩大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创建水平,推动文明创建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轨道。还要摒弃“一阵风”的迎检模式,克服“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要下足平日功夫,在管当前、利长远的长效机制上出实招、求实效,做到时时有监督,处处有落实,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应。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年年有变化、月月有提升。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升级工程,只有坚持“评时”与“平时”一起抓,才能使创建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深入持久,真正实现文明创建工作的常态长效,让人民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作者单位:市信访局)

--> 2023-03-24 刘仕斌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2355.html 1 功在“平时”才能成在“评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