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习习,春日熙熙。南山国家公园内,游客步履轻快,处处欢声笑语;城龙高速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方抢抓进度忙施工,一派忙碌景象;海拔上千米的古峒茶树群,采日月光华,饱云雾滋润,生长得郁郁葱葱,“城步峒茶”品牌早已蜚声海内外……沐浴春风的城步苗乡,一幅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奋进画卷铺陈舒展。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在极不平凡的2022年,城步苗族自治县广大干部群众上下勠力同心,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力抓好“两个统筹”,保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局面。
◆“三抓”稳固基本盘
抓投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2022年,城步苗族自治县各类经济指标进中向好。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14亿元,增长4.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41%;全体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3%和7.9%。同时,科学谋划推进12个省市重点项目、43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儒林储能电站二期、南山国家公园主入口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省级重点项目城龙高速公路快速推进,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年深加工5万吨毛竹建设项目、南山牧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城交通网络通畅工程建设项目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0.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5.4%。
抓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城步不断加快壮大数字经济,积极对接省、市智慧数字平台,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5G+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农业”等融合应用,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申请商标和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件,打破了该县5年来无发明专利的僵局,其中“城步峒茶”获评国家著名商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引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2人,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速达20%。同时,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相关政策,大力推进生态奶业、高山蔬菜、南竹加工等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抓改革,激发市场发展活力。该县全面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政务大厅部门办事窗口从24个增加到31个,面向企业群众的高频事项实现了在政务大厅“一站式”“一条龙”办理;建成县、乡、村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政务服务体系,配备帮办代办人员,实施“上门办”“就近办”“网上办”三大服务。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引用率、发布率、填报率、网办率均达100%,经验做法被省政府作为先进典型推介。根据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该县制定下发《城步苗族自治县2022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年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暨“真情结对、精准服务”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扎实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累计走访企业743家,有效解决问题165个。大力推进“湘商回归”工程,积极组团参加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六届邵商大会等活动,成功签约14个项目,合同利用资金37.27亿元。2022年,全县市场主体新增2139户,企业新增993户。
◆“三业”荡起池中水
新型工业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壮大规模工业企业。全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总产值达20亿元;新签约入园项目14个,总投资9.4亿元;新开工工业项目15个,完成投资8.58亿元。城步羴牧牧业有限公司完成2万吨羊奶粉生产线改造,并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百盛集团诚德鞋业项目、儒林储能电站二期工程建成投产。湖南悟康竹业发展有限公司年深加工5万吨毛竹项目完成厂房建设。风车坳风电场、长安营二期风电场顺利开工。
特色农业持续壮大,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生产责任。该县全力推进2.7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专项行动,建设百亩优质稻示范基地、“菜篮子”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38个,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17个,受到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彰。共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3.18万亩,建成4个5000亩粮食生产示范片,粮食总产量达到8.5万吨。大力构建“南牛北羊”的奶业发展格局,成功创建省、市级奶业现代产业园2个,完成长安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一期项目建设。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该县大力推进“绿色+红色+蓝色+白色+古色”的“五色”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完成全县旅游特色村规划评审,启动南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工程。“六月六”山歌节以“全民K山歌网络大赛”开启了疫情期间“山歌新唱”崭新模式,吸引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40人参赛,赛事页面浏览量超5000万次,共收获超2500万次投票和3000万次点赞。南山草原被列入全国第一批“红色草原”。羴牧牧业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蓬瀛红色教育基地被评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服务区。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达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亿元。与此同时,城步大力推进电商发展,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6.5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36亿元。
◆“三实”美化新苗乡
社会基础更加坚实,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该县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坚持就业优先,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等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2022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2754人,农村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0329人,开通农民工返岗直通车21趟,免费输送返岗农民工437人次。合理调整社会救助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动态管理”,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426万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48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450万元、临时救助金4392人次393万元。
乡村建设全面落实,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城步投入2284万元改造34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深入推进“一拆二改三清四化”行动,拆除农村“空心房”507户8.5万平方米,完成市级拆除任务的127%。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当年500座卫生厕所的改造任务,问题厕所摸排整改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深入推进生态综合执法制度,完善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县、乡、村三级“河长+警长+检察长”组织体系;探索推行“林长制+”工作模式,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在全国首创并完成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区范围内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获评省级森林城市。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凝心聚力向未来。2022年,该县成功申报省级非遗工坊1个、市级非遗工坊示范点2个,“六月六”山歌节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长安营镇、丹口镇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村镇示范点。深入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匡满秀等10人入选“邵阳好人”。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创新构建“我们村”社会治理数字平台,深入开展“百千万”平安联创联建活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治理网格化工作格局,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