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曾书雁 通讯员 赵宇峰 李蓓蓓) 人勤春早,万象“耕”新。邵东市抢抓农时推进集中育秧育苗工作,为春耕机插秧做好准备。3月13日,邵东市农业农村局干部和技术员来到灵官殿镇友群农业农机合作社,指导育秧。生产线上,村民们有条不紊地在机器上摆放育秧盘、搬运育秧基质和早稻种子,一派繁忙兴旺的景象映入眼帘。
友群农业农机合作社是邵东市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为了做好集中育秧工作,合作社在附近组织了80多名村民在不同岗位劳作。稻种经过消毒、浸种、催芽后,通过流水线铺基质、播种、淋水、覆盖等工序后装盘、育苗。
在育秧大棚内,村民们熟练地摆放早稻秧盘,并要根据棚内温湿度的变化,及时开棚散热或浇水灌苗。“我们现在有22个育秧大棚,机插秧可插大田面积共2400多亩。”合作社负责人李善友介绍,他今年计划承包种植双季稻面积4300多亩,同比增加300多亩,同时代耕种面积也有3000多亩。为了助力农事,李善友今年又新添置了5台插秧机,已累计筹资2000余万元购农资设备。
今年以来,邵东市以早稻集中育秧为抓手,细化分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4.27万亩、粮食总产46.36万吨的生产任务。今年该市早稻播种面积26万亩,已将20万亩早稻集中育秧计划分配到各乡镇(街道、场),确保任务落实到村组、到丘块。
邵东市拥有“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等国字号荣誉。该市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多措并举开展春耕备耕生产,选派农艺师、科技特派员、技术骨干等专业人员,成立12个驻乡镇技术服务工作组,通过“田埂课堂”、面对面答疑解惑等形式,有效解决农民育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秧苗的技术和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基本盘”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