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9日

两张珍贵的合影

朱鹏涛

我珍藏着两张珍贵的合影,一张摄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张摄于四年前。年代不同,地点不同,然而合影中的人员相同,合影时的位置相同。这两张珍贵的合影,留下了一段我在邵阳市一所小学的美好记忆,印证了我与这所小学的半个多世纪的情缘。

邵水河畔,六岭山下,田家巷里,有一所规模不大校龄不短的小学——六岭小学。1965年我从邵阳市二中高中毕业后,来到六岭小学代课,担任4年级初17班班主任。我与班上40多个孩子相处非常融洽,孩子们也很喜欢我这个未满18岁的老师。当年10月18日,我下乡插队的前夕,8个学生来二府街我家送别,我和他们到光华照相馆照了一张“欢送朱老师”的合影。第二天清晨,我和全市1000多名下乡知青在大祥坪集合整队待发时,他们赶来送行,依依惜别。我到绥宁县偏僻山村插队落户才5天,就陆续收到他们的来信。多年后我在娄底地委工作时,他们中有人来娄底出差,必定会找到我办公室或家里来看我。这张合影成为我和他们半个多世纪联系不断、情谊日深的纽带和见证。

2019年4月6日,春暖花开,原初17班40多个同学重逢欢聚,邀请我参加。我特意从北京女儿家赶到邵阳市,赶到聚会的第一站六岭小学,和学生久别重逢,心情特别激动。当年十岁左右的孩子,如今都年过花甲成了爷爷奶奶,当年青春年少的我也已年愈古稀。大家见面相互拥抱,喜极而泣。原班长曾友林是这次聚会的组织者,他给大家一个惊喜,忽然从包里拿出一包崭新的红领巾,大声说:“来,都戴上红领巾,到教室里听朱老师给我们讲课。”

当年的教室已不存在,曾班长事先已联系好另外一间教室。于是,这些老“红领巾”像当年一样端端正正坐在课桌前。当我走上讲台时,曾班长高声喊:“起立!”大家齐刷刷站起。我说:“同学们好!”大家齐声喊:“老师好!”“坐下!今天我们学第九课《我爱我的红领巾》,同学们翻开课本,跟着我朗诵。”“我爱我的红领巾,她是少先队员的象征,她是红旗的一角,她是烈士的鲜血染成……”

教室里,同学们跟着我一句句朗诵,只不过已不是童声。

聚会的第二站是大信街的昭阳楼酒店二楼大厅。曾班长致辞后,我和几个同学也相继讲了话。然后,由范莎娃、汤果果她们组织表演了七八个文艺节目。冯鲁湘、张联华朗诵的诗《难忘六岭同学少年》,是我在高铁上特意为这次重逢欢聚写的:

“沐浴着四月的春风艳阳,

我们从天南海北赶回家乡,

为了实现一个太久太久的梦想,

初17班同学久别欢聚一堂。

脸上刻满了半世纪岁月的沧桑,

但都能依稀找到当年的模样……”

大合影后,曾班长说:“朱老师,你们几位还一起照张像吧,当年是写‘送别朱老师’,今天就写‘重逢朱老师’。”这个创意真好!我和8个老学生就照当年的位置照了第二张合影。

岁月悠悠,桃李芬芳。当年的这8个学生,在人生的坐标上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有的成了医师,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国企中层干部……

人生易老情不老!54年前欢送,54年后重逢,两张珍贵合影,一生美好记忆。

(朱鹏涛,邵阳市人,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会长)

--> 2023-03-19 朱鹏涛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2110.html 1 两张珍贵的合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