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刘波 通讯员 王典红) 去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注重提高站位,紧盯创建要求,紧跟市创民工作节奏,聚焦各方力量,顶格筹划组织,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深度融入党建引领、环境保护主责主业和文明城市创建之中,确保既定创建任务落细落实。
把创民深度融入党建工作一体谋划。充分利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和党员学习阵地,积极融入创民元素,把习近平总书记论民族和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列为党组会“第一议题”,列为党建理论学习必学内容,列为党支部书记任期考核必考项目,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高投入创建的主动性、积极性。依托新媒体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在局网站、环境保护微信公众号和办公楼电子屏,定期推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新闻报道,发布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和单位创建工作动态,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把创民深度融入环境保护整体推进。结合联点民族乡环境保护调研和督查整改,局主要负责人3次前往联点乡村走访慰问、检查指导,了解掌握联点乡村创建情况,协助解决创建难题,督促落实创建目标任务。在政策资金项目层面大力提供支持,2022年从环保经费中协调20万元,支持联点民族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地区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推进机制,最大限度做好民族地区利企便民服务。紧盯改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目标,注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底线,持续改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把创民深度融入创文工作协调开展。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借助创文工作成熟模式与落实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植入创文工作,推进创民与创文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检查、共同讲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修订完善创文工作方案,嵌入创民工作要求,搭建融合框架,规范融合内容,明确融合要求,构建融合机制。组织创文志愿者进社区、进企业,深入调研社区、企业各民族繁荣发展情况,落实创民工作宣传要求,为创民工作提供创建数据和典型案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