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了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为未来中国产业数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活跃,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制造业、农业等领域也正在加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占GDP比重为7.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新业态新模式继续快速增长,主要增长指标普遍高于经济增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下,数字经济发挥了创新创业策源地、就业“蓄水池”等功能,有效激发了市场经济发展活力,支撑了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我国数字经济正迎来新的爆发期。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年均增速显著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一批网络信息企业跻身世界前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