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办、市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的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市区城南公园举行。汇聚各界爱心力量的志愿服务,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唱响“科学爱耳护耳 实现主动健康”、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动人旋律。
普及爱耳知识 助力残疾预防
当天正是周末,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络绎不绝。家住青龙桥附近的刘阿姨说,近几天偶尔会有耳鸣症状产生,在现场进行了免费听力检测后,志愿者建议她尽快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
市残联及三区残联,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采取设置知识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宣讲、开展义诊和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听力健康知识,解答残疾人康复救助政策。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市民增强科学爱耳护耳、预防听力残疾的意识,引导市民树立“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的健康理念,关心、关爱存在听力障碍隐患的家人和友邻。
“只有爱护好自己的耳朵,才能听见更多美好的声音。”来自大祥区好好说话语言艺术培训学校、大祥区舞韵艺术培训学校的70多名小志愿者,以朗诵、舞蹈、爱耳知识抢答等形式,开展了独具风采的宣传活动。他们代表主办方,向全市小朋友发出“守护健康、关爱他人,共建文明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的倡议,向市民们派发了《邵阳晚报》“爱耳日”公益专刊。陪同而来的家长们和现场志愿者、市民,纷纷拍照发朋友圈,助力爱耳护耳之声传递得更广更久。
目前,我市持证听力残疾人有1.5万人,占全市持证残疾人总数的7.14%。经调查,其中50%是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的。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对提高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有效减少听力残疾发生,促进全社会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倡导志愿精神 助力文明建设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需要更有温度的城市文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张映梅在活动中深情寄语。希望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残疾人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增强预防残疾意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深入开展文明创建,营造扶残助残社会风尚。
邵阳日报社、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中心支公司、市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等爱心单位,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圆琳隆西饼屋以赠送小礼品的形式,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助残扶助志愿服务。
“传递温暖,传播爱心是民风的有力感染,是民生的有效彰显。”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中心支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强化央企财险的责任与担当,更加重视和关注保险公益事业的发展,持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为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市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曾诺介绍,自2014年12月成立以来,该组织共对接实施十多个公益项目,结对资助1500多名困境学生,累计发放助学金600余万元,爱心物资400余万元。他们还积极参与了抗洪救灾、支援抗疫、扶残助残、文明创建等公益活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我市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公园里安装了噪声监测设备,市民防噪意识也明显增强。本次活动派发的《邵阳晚报》“爱耳日”公益专刊,不仅介绍了儿童、青少年、老年听力障碍的主要病因及预防措施,还重点提示了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过往市民看到报纸内容,纷纷表示,要文明娱乐,不制造噪声,不影响他人健康。
“本次活动,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湖南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实施,建设健康邵阳的需要,也是我市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全国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残疾预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形成合力、全民动员、科学施策、依法推进,努力实现所有残疾人的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