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3日

刘长军:做乡村旅游的带头人

邵阳日报记者 唐 颖 通讯员 康 煌

刘长军义务为游客当起了“模特”。

刘长军(右二)正在给游客当导游。

3月1日,在邵阳县长乐乡伏溪村的双江口瀑布,一位穿着朴素的汉子,正滔滔不绝地向百余游客介绍瀑布的美景和来历。他就是伏溪村的旅游带头人刘长军。

多年来,为宣传家乡伏溪,刘长军出资10万余元修路栽树,挤掉做生意的时间去发展旅游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普通党员无私奉献、不断进取的志愿服务精神。2022年,刘长军获得“邵阳好人”的荣誉称号。

义无反顾回家乡

伏溪村,位于邵阳县长乐乡境内,与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相邻,与隆回县北山乡隔河相望。村里有一座元朝石拱桥,还有古老的溪坝以及坝上难得的水中瀑布。山上不但有古驿站遗迹,还有程潜部队临时指挥所以及绵延数公里的战壕遗址。

2017年春,在省地震局扶贫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伏溪村村支两委决定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把伏溪村打造成旅游村,带动村民致富。谁来领头?大家一致推举在邵阳做生意的刘长军。村支部书记打电话给刘长军,征求刘长军的意见,刘长军想到家乡的发展,当即就答应了。

然而,当他跟妻子商量时,却遭到了妻子的坚决反对。但是,刘长军心意已决,毅然把邵阳的生意交给了妻子,独自回到伏溪村,当起了旅游开发部主任。当时,刘长军回到村里老家,他家两间一层楼的房屋早已经破烂,无法居住。县文旅广体局在村部大楼隔壁修建了游客中心,村里就让他住在里面,一心发展家乡旅游业。

筹资奉献建家乡

刘长军回到村里后,跟省地震局驻村帮扶工作队、村干部商议,决定向村里在外发展的乡贤发出捐献倡议,筹措爱心资金,发展家乡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村里把倡议书发出后,刘长军在村微信群广泛宣传,吸引本村很多在外经商的精英回村捐款,短短的时间,就募集到30余万元。村里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发展村里旅游产业。

为了发展村里旅游,刘长军从家里拿出10万元购买风景树,亲自带领村民在伏溪江两岸种植,扮靓小溪景色。同时,他个人出资购买墙壁纸,贴在元朝石拱桥边的房屋墙壁上,吸引游客来石拱桥上观光采风。他在村民家中找到38块磨石,把它们一块一块镶在伏溪坝上,让伏溪坝上的景色更加动人。

伏溪村没有公厕,参观的游客如厕很不方便。见状,刘长军再次出资3万元,修建一座便民公厕,此举获得游客及村民的广泛称赞。如今,来村里采风参观游客,日益增多。

扩大家乡影响力

这些年,为了推介伏溪村,刘长军采取多种方式,创新宣传载体,利用朋友圈、抖音、公众号等平台宣传。他还义务当导游、模特以及摄影师,有时,他甚至自掏腰包招待游客。

刘长军购买了直播设备,拍摄伏溪村美丽的山水,精心制作伏溪村的墙布,精心布置抖音直播的背景。一到空闲时间,他就在直播平台宣传伏溪的每条溪、每座山,让全国网民都知道伏溪村有元朝建成的石拱桥、美丽的伏溪坝、战壕遗址以及古驿站遗迹。

深夜,他不顾山中野鸟叫、野兽窜带来的恐惧,独自一人爬在山顶上睡觉,只为起早拍摄伏溪村晨光美景。近几年,他还写了400余篇推介伏溪村的文章,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获得很多点赞,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到伏溪村来采风,刘长军常常开车到县城、到邵阳市区接游客。接到伏溪村后,他给游客当导游、当模特,向每位游客详细介绍伏溪村元朝石拱桥的历史和伏溪水的源头等,让每个游客都能详细地了解伏溪。

同时,他经常牵着耕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扛着犁铧,走坝上、划小船,让游客尽情拍摄心中的田园风光。因为村里没有农家乐,游客中午没有饭吃,他常常自己出钱买菜,让村民帮助做饭,只为游客吃饱玩好。有时吃饭的游客多时达10余桌,他也不收游客一分钱。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都有5万余人到伏溪村参观采风,有的游客甚至来了10余次,伏溪村的乡村旅游业越来越兴旺,刘长军孜孜以求的美丽乡村旅游梦也正逐步变成现实。

--> 2023-03-03 邵阳日报记者 唐 颖 通讯员 康 煌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8405.html 1 刘长军:做乡村旅游的带头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