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是党推进伟大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只有继续保持自我革命的精神与决心,我们党才能长期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舞台。
自我革命使我们党在聚焦内因中增强自律。事物的变化发展,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它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在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件事情上,“民主”属于外因,“自我革命”才是内因。即接受人民的监督只是我们党预防疾病的“外在良药”,而要确保党始终保持一个健康强壮的肌体,必须通过自我革命去增强“内在免疫”。只有我们党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才能避免小问题变大问题,并实现小问题成为没问题。也只有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中学会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修正,才能确保我们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从“民主”到“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在内外因的辩证统一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自我革命使我们党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发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其中,否定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否定就没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发展与转变。这种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如果某一事物自形成后便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安于现状,没有“扬弃”这样一个过程,它必将走向消亡。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发展过程中否定之否定的具体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自我革命就是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跨越发展。“守正”是要坚持好的思想、好的做法、好的品质,不要把我们党一些根基性的东西和优秀的传统弄丢了,这是一种自我肯定。“革故”是要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纠正问题,把我们党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做法或者错误的思想、错误的做法中解脱出来,这是党的自我否定。“守正”与“革故”的本质就是扬弃。通过“守正”与“革故”,使我们党始终能以新的面貌、新的状态去面对新的世界、创造新的可能,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新的发展。
自我革命使我们党在发挥主动中把握大局。政权的兴衰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些曾经风光一时,但是后来却潦草收场的政党,是在客观规律的作用下退出历史舞台。但与此同时,一些曾经微若星辰的政党后来却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也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同样规律下的不同结果,归根到底是主观与客观相不相服的问题。当这些政党的存在成为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时,自然被客观规律清除出去;反过来,当这些政党成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利因素时,自然能够长期立足于历史舞台。所以,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当中其实还有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好,政党建设得好,执政周期就长;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好,政党建设没有跟上时代进步,执政周期就短。自我革命,就是我们党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自身、把握自身、建设自身,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使我们党始终是符合人民要求、时代要求、社会要求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当前,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等等,只有继续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长期立足于历史舞台。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