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里烧柴火,端上饭桌的每一碗饭菜都有着柴火味。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日渐富裕了,大家都用起了电磁炉或煤气,而柴火就被遗弃在角落里。我奶奶喜欢烧柴火,她说这样又省电又省煤气。奶奶一向俭朴,衣服破了可以缝,布鞋坏了可以补,铁锅坏了可以修……就这样缝缝补补又是一个春秋。
我小时候,每当家里的柴火所剩不多,奶奶就会带上小小的我前往神秘的大山砍柴。
早晨,鸟儿刚刚睡醒就开始了叽叽喳喳。早起的虫子轻轻地啃食新鲜的绿叶,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把它们吓得团成一团,知了声传遍整个大山。被大雾笼罩的大山吐露出一丝松柏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奶奶缓缓地走着,农家人都对这神秘的大山很亲近。她将阻拦道路的草木往边上拨去,嘱咐我小心脚下,最终还是放心不下,牵着我走。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奶奶将砍好的柴捆好,放在肩上一颠一颠地走着。时不时碰到几个亲戚,就会停下脚步唠叨一下。有几个热情的小朋友往我手里塞东西,水牛花粑粑或者是花生饼。
回到家,奶奶开始生火做饭。柴火缓缓熄灭,奶奶说:“可以开饭了。”那点点火光时不时炸裂开来,就像一场小型烟火会。看到这个场景,我就会想起奶奶说的谎:“玩火会尿床。”我会在心里反驳:不会的……
每到春节,姑姑们便会回家过年,那时爸爸就会炒上一桌好菜,敬过祖宗就可以开饭了。大人们聊着趣事,每吃上一口饭菜都会感慨道:“还是柴火炒的菜最香啊。”这哪里是觉得饭菜里的柴火味好吃,而是觉得家的味道让人心安呐。
柴火是大山的馈赠,它燃起的火光就像是家的方向。
(指导老师:王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