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事关千家万户,关乎百姓福祉。如何将民生实事办实,办到百姓心坎里?北塔区将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等诸多环节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从“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有效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去年5月27日上午,在北塔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出席会议的143名区人大代表,投票选出了2022年北塔区重点实施的4个区级民生实事项目。
这是我市首次实施县(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也是北塔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一大亮点。
一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致力于民生改善,着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民生底板显著提高,兑现了对全区人民的庄严承诺!
政治高度 民生厚度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北塔区推行县(区)级层面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迎春多次来到北塔,听取汇报,现场察看,精心指导;副主任阳晓华进行专题调研,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北塔区认真探索、精心谋划,区委高度重视,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肖平5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文件,决心把代表票决制工作作为真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举措,把代表票决制工作作为全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创建“5+2”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印发了《关于北塔区区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方案》,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等6个环节作出了详细规定,也给辖区各镇、街道代表票决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北塔区人民政府迅速行动,通过多种途径发布征集公告,面向社会征集民生实事建议项目。区长姚文娟4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部署安排项目征集和完善工作,通过走访、座谈、听证、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征集到超期安置、全域旅游发展、医疗养老等建议254条。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尊重民意、轻重缓急的原则,区人民政府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共同会商并报区委同意后,按照20%的差额比例,形成了5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区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审议表决。
在项目征集过程中,北塔区人大常委会利用代表工作站,多种形式组织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小明和主任会议组成成员分别带队到6个镇(街道、园)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对政府初定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了解政府征集意见程序是否合规、初定的民生实事项目是否体现民意,把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反馈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民生实事初定项目,也把人大的监督作用体现到每一个工作环节。
“票决制不仅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民生实事的提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进一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内涵,也让代表们进一步明白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自觉、责任和担当。北塔区作为全市县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先行先试者,将认真探索,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北塔经验’。”北塔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小明语气坚决。
提升力度 彰显温度
在北塔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出席会议的143名区人大代表票决出的2022年北塔区重点实施的4个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完善综治中心指挥系统建立中小学生防溺水预警平台、超期安置分配交付(300户)、北塔区全域旅游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和北塔区交通智慧指挥系统提质升级。
项目一经人大票决,即被赋予相应的法律效力,是政府必须执行好完成好的“硬杠杠”。民生实事“路线图”秒变“施工图”,“计划表”即成“时间表”,承诺书立下“军令状”。
北塔区委副书记、区长姚文娟一再强调:“‘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着力干什么’,这是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更是责任所系。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办好民生实事,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让4件民生实事清单变为幸福账单,使民生实事项目真正贴近民意、符合民需、惠及民众。”
北塔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后15日内,区人民政府根据大会通过的票决项目制定实施清单,明确了项目的责任领导、项目实施责任单位、具体完成时限等书面报告区委、区人大常委会。票决项目实施以来,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4项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精准发力,全力推进,狠抓落实,体现了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群众期盼在哪里,人大监督的脚步就丈量到哪里。
区人大常委会将监督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接到区人民政府报送的项目实施清单后15日内制订了《2022年度北塔区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监督方案》,采取每个项目“人大分管领导+相关委室主任+代表联系监督小组”监督形式,明确监督总体原则、内容、形式、结果运用等,为推进监督提供有力支撑,扎扎实实做到“事事有监督”,代表“人人有任务”,监督过程更加全面深入。
截至2022年11月份,全区已组织1500余人次人大代表通过专项视察、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等全过程参与票决制项目和项目实施的监督,有力推动了民生实事办实。
每一次监督行动、每一次释疑解难、每一项决定决议,都饱含着人大代表们殷殷为民情,足足正能量。区人大代表梁勰在安置房小区表示:“安置工程建设进度快不快、质量好不好、设施全不全都直接影响着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要严把安置工程建设关,解决村民后顾之忧。” 区人大代表彭灿现场督查智慧交通系统的升级后竖起了大拇指:“加装交通信号灯、安装绿化隔离带,不仅方便了大家出行,也为城市文明增添了一抹亮色,非常满意。”
拓展广度 突破深度
民生实事办得怎么样,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去年7月开始装修,年底住进去的。新房子宽敞又明亮,今年在这里过年,很开心!”2月10日,年过五旬的老罗说起新居,语气里满是欣喜。
走进老罗的“新家”——江北江馨裕泽园安置小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现代化住宅小区。一栋栋崭新的住宅楼鳞次栉比,小区道路宽敞平整、景观错落别致。老罗热情地介绍说:“我们小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还有健身器材,挺好的!”
超期安置分配交付(300户)项目是2022年北塔区重点实施的4个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中的一个。据了解,全区全年共完成超期安置分配交付405户,其中安置地分配交付269户,安置房分配交付136户,并为已分配安置地(房)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去年6月开始,北塔区超期安置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陆续将安置房钥匙交到群众手中。
完善综治中心指挥系统、建立中小学生防溺水预警平台项目也早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目前,北塔区在辖区内各重点水域共76个点位安装了防溺水智能预警监控摄像头。同时,建立区养老服务监管指导中心,共安装监控监管设备设施290套,对全区纳入监管系统的敬老院、居家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进行24小时监控监管,大大提升老年群体的安全感。建立智慧渔政执法平台,安装12个高清、高倍摄像头,对全区29.2公里的资江河段实行24小时全时段监控,为禁捕退捕工作和防溺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北塔区全域旅游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成绩同样可圈可点。沐三村已种植桃花230亩,栈道修建350米,李子塘村路网改造工程已完成,共铺油砂1756米,北塔区生态园的游乐设施及路灯等全部安装到位。资田路改造完成,长10余公里。
北塔区交通智慧指挥系统提质升级项目方面,已新增5处交通信号灯、30套监控设备,安装3500米绿化带隔离护栏,致力于打造集调度、指挥、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智慧交通体系。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率,实现智能管理、路通人和。
如何进一步推动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在北塔区走深走实?
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肖平有他的深入思考,明确指出:“‘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有质感,是新时代一道必答题。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代表为人民’,支持人大建好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以贯之支持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区委决策部署和‘四区两城’战略,用好宪法赋予的监督权,聚焦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以人大依法履职新成效助力北塔发展高质量!”
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的推行,让政府由“一人划船”转为汇聚多方力量、凝结多方智慧的“众人划桨”。一件件群众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加快落地,在北塔大地上,传递着民生温度,凝聚起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