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黄可乐 通讯员 冯文艺) “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人点亮生命的希望,这是每个人都会做的。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更应该如此!”2月13日,长沙下着蒙蒙细雨,春寒料峭。在湘雅附三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来自新邵县新田铺镇的孙咸雨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这也意味着今年我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孙咸雨是一名中共党员,2014年从部队退役,成为新田铺镇的一名干部。平时,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报名救护员培训,成为我市首批救护员,8年来累计无偿献血3000余毫升。2020年6月18日,孙咸雨自愿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2022年4月7日,孙咸雨与广西一位年仅4岁的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结果相合;5月24日,医生采集了孙咸雨5亳升的血液样本进行高分辨检验;11月23日孙咸雨进行了体检,达到捐赠标准。
据悉,非亲属之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当得知这样罕见的几率居然发生到自己身上,孙咸雨很激动、很期待,也有一些顾虑。“激动期待的是自己能够救人,也希望早点救人。顾虑的是怕家里人担心,不同意。”在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今年2月8日,孙咸雨专程赶赴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经过连续4天注射皮下动员剂后,孙咸雨捐献出126毫升造血干细胞,为年幼的患者点燃生命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