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国情,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是一条从自在自为到自觉自信的全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政党自身建设质量推动现代化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政党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大宣告:“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于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勇于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即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具体制度的弊端,不断以改革推进现代化。新时代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正是在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关系得到调整,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要素得到空前释放,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创新与现实意义在于人的发展。发展关乎人类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从“发展”具体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重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动态平衡,体现了对发展内涵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为了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发展有赖于主体的创造性发挥,而只有权利正义的制度保证,发展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主体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在于发展的生态逻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深远追求。新时代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中,表明一个尊重环境、尊重自身生态系统的现代化过程,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此必须切实改进生态环境质量,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