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3日

百味斋

小河上的小木船

(小小说)

龙会吟

小张是镇里的宣传干事,每天都要晨跑。天麻麻亮出发,跑到龙溪河时,不到早上7点。龙溪河是条小河,离小镇七八里路远。

那天早晨,小张看到龙溪河上漂着一只小木船,小木船上立着一位老人。太阳刚露出脸来,河里撒满金光。远看,老人像在捞鱼,走近了才看清,他在捞河上的垃圾,身上的环卫工作服,在日光里溢出朝气。河里的垃圾捞干净了,他就上岸,用小推车把垃圾推走,身后的小河,干净得像块碧玉。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小张不觉生出疑惑。龙溪河不属于镇环卫站的清洁范围,不会派人来这里捞垃圾。这位老人,是不是村里的保洁员?可是,龙溪河离村子较远,村里的保洁员只负责村里的卫生。

后来,小张打听到了,老人是县环卫站的退休工人,龙溪河是他的老家。龙溪河风景很好,山清水秀,县城和镇里的上班族,双休日都来这里游玩。人来人往多了,河上就漂浮起垃圾,有装食品的塑料袋,也有从上游飘下来的败枝残叶,就像女人秀气的脸,粘满了污垢,十分难看。老人心疼小河,就把家里的小木船搬出来,下河捞起了垃圾。他每天黎明下河,捞完了垃圾就回家。村里人清晨很少去河边,他捞垃圾的事没人知道。

小张十分感动。他是宣传干事,这样的好典型不宣传就是失职,他要把老人捞垃圾的场面录下来,拿到网上去发布。那天早晨他带上摄像机,跑到龙溪河时,老人快把河里的垃圾捞完了,他赶紧录像。小木船的距离有点远,影像不太清晰,小张就大声招呼,要老人把船靠拢一点。正在专注捞垃圾的老人听见小张叫他,掉转船头,离岸近了,才发觉小张要为他录像,连连摆手说:“莫录像,莫录像,让我儿子知道了,我就不能下河了。”

小张很奇怪,问:“你儿子不同意你下河捞垃圾?”

老人告诉小张,他退休前是县城河道清洁工,退休后,还想继续干两年,单位也同意,儿子却不答应,要他在家里颐养天年。他在家里颐养了一个月,闲得发慌,就提出和老伴回老家生活,理由是老家的空气比城里新鲜,老家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儿子同意了父亲的要求,但对父亲“约法三章”:回到老家只能种点蔬菜,不许干别的活,否则,就把他和老娘带回城里住。老人回到老家,发现清悠悠的小河到处是垃圾,便忘记了儿子的话,义务干起了河道清洁工。他每天黎明下河,捞干净河里的垃圾,马上回家,为的是不让村里人发现,把他下河捞垃圾的事传到儿子耳朵里去。

“同志,你千万不要录像,千万不能发到网上去,我儿子要是知道了,不许我再干的。”老人恳求着,见小张答应了,才放心地掉转船头,继续捞垃圾。碧绿的河水在晨光里荡漾,深情地吻着老人的小木船。

又一个早晨,小张跑到龙溪河。老人今天没有下河,却在河边等小张。小张问大爷,你有什么事吗?老人说:“我想请你录像。”

小张很奇怪,老人今天怎么主动要求录像了?是他儿子允许他下河捞垃圾了?老人见小张脸上写满疑惑,解释说,这些天他发现河水没有以前清了,还有一股异味,怀疑是哪家工厂违规往河里排放污水,便白天沿河查看,夜里驾船侦察。终于发现在一片芦苇丛中,掩藏着一个排污出口。一家私企工厂,每晚10点以后,偷偷往河里排放污水,凌晨4点,排污就准时停止。因为排污口藏在芦苇丛中,外人难以发现。

“必须把他们曝光,要不,这条河会毁在他们手里。”老人慷慨激昂,看着小张,又说,“我想请你和我一起下河,先去看看芦苇丛中的排污口,夜里他们偷排时再去录像,我好拿着你的录像去举报他们,可不可以?”

小张说可以,又说:“只不过这样一来,你下河捞垃圾的事,就再也瞒不住你儿子了,不怕他把你带回城里去住?”

老人说:“我相信,儿子会改变主意的。”

老人自信地说着,拉着小张上了小木船。桨声咿呀咿呀,金灿灿的阳光照亮了一河碧波。

(龙会吟,隆回人,中国作协会员)

--> 2023-02-13 龙会吟 (小小说) 百味斋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7154.html 1 小河上的小木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