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生性恬淡闲适,不尚荣利,闲暇时光以读书为乐,因而藏书一直是我的一大爱好。
盘点一下所藏之书,其来源大致有三。一是昔年在大学就读时的教材,主要是汉语言文学类的。这些书伴随我从求学的邵阳市区,到工作第一站邵东,再到工作第二站新邵,期间多次搬家,都是相携而行。尽管经历数十年岁月洗礼,书页已陈旧泛黄,而且实际上也很少翻阅,但它们伴随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岁月,所以我从未有舍弃之意,对它们的感情反而与日俱增。二是工作以后,“俸去书来”,或是从书店买来的,或是从旧书店或地摊上淘来的书籍。这些书尽管品相不一,但都是自己精挑细选而来的,自然是长置案头的心爱读物。三是近年来,从各地政协机关和史志部门得到的文史资料、乡土文化书籍。这些书虽不用花钱,于我而言却弥足珍贵。
如今,我珍藏的文史资料、乡土文化类书籍,既有新邵政协和史志部门编撰的《筱溪之光》《铭记》《决战洪魔》《新邵文化遗产》《新邵名胜故事精编》《龙山板子山剿匪记》《新邵百年大事概览》《新邵县志》《中国共产党新邵历史》,又有上级政协及兄弟地区相关部门所编的《邵阳名典》《邵阳农业文化遗产》《邵阳名胜故事》《邵阳老手艺》《邵阳名人》《中国共产党邵阳历史》《邵阳古代史札记》《邵阳民俗采撷》《邵阳地名源流》《邵东民俗》《邵东地名故事》《走读武冈》等。同时,也有少部分外地地方文史书籍,如《娄底读本》《民间艺术——株洲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原始宗教文化论》等。
这些书,尤其是邵阳本土文化类书籍,所叙事件,有的为我所亲历;所写人物,均是卓有建树的一方人杰,个别人还曾面晤;所记地域,尤其是我的故乡邵东和第二故乡新邵,大多数都已踏足,闭着眼睛都能想起其风貌;所写民俗,亦是我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经历中耳闻目睹身历者。如今,这些书已被我从家中搬进了办公室文件柜。公务之暇,特别是节假日和双休日,我抛却家务琐事,拒绝无益应酬,来到办公室,有加班任务就加班,无加班任务就泡茶慢啜,捧书细品。这些书籍,有根有据,有味有益,文图并茂,让我更深刻地感悟到邵阳大地山水之瑰奇、人物之杰出、民俗之醇厚、物产之丰饶、革命史之辉煌,让我越来越为自己生活在这片土地而骄傲自豪。
常常翻阅本土文史书籍,既增广见闻、抚慰乡愁,又涵养性情、启迪人生,实为平生快事!
(杨能广,供职于新邵县融媒体中心)